山大华特卧龙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上)学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走过了独特的历程,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明确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懂得在近代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懂得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能力目标:比较古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分析近代中华文化起衰振微的原因;结合自身的体会,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明确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难点: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课前预习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古代辉煌的历程探究活动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阅读教材第62页第一目虚框内的材料。思考:(1)为什么古代两河流域这样辉煌的文明最终消失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2)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的原因是什么?(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否意味着其发展一帆风顺,始终辉煌?知识点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班级姓名学号探究活动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情景1: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今人无法通读,古印度文字今人无法识别。而我国六千多年的甲骨文演变成今天的汉字,历代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也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思考:我国的汉字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的?情景2:从历史记载情况看,两河流域的文化仅有“诺亚方舟”神话传说,古埃及无史书记载。而中华文化各朝代均设有史官,拥有丰富、宏大的史书典籍。(1)你能说出我国几部著名史书吗?(2)这些史书典籍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哪些作用?【基础自测】1.“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发展没有波折B.中华文化优越无双C.中华文化已发展到顶峰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2.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史书典籍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只有史书典籍是有说服力的④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字。汉字是()2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这是因为()①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②我国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③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④我国的史书规模大,存留丰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包容性B.不平衡性C.同一性D.时代性7.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其原因是()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出现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传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世界上最初的几个文明发祥地的文化大都湮灭、中断或异化,而中华文化却走过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历经千年不断。这说明()A.中华文化没有经过外来文化的冲击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竞争力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合作探究重点突破】1.材料一考古学家在6000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上发现了汉字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