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八章酸、碱、盐第1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第1教时)教学过程:知识目标:1.通过溶液导电性的实验,了解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和电离的概念。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3.学会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科学素养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教学重点:溶液导电的原因和电离的概念。教学难点: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学准备:实验[8-1]───实验[8-4]投影仪、明胶片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单质?哪些属于化合物?哪些属于混合物?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盐酸、氢气、锌、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磷(小结物质分类的初步知识并将上述物质对号入座)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分类的初步知识,本章我们将继续研究有关化合物的分类,酸、碱、盐就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讲授新课: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讲解:在学习了有关溶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一下不同物质水溶液的导电性。演示:测定①Nacl固体、KNO3固体、NaOH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的导电性。测定②Nacl溶液、KNO3溶液、NaOH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的导电生。观察:哪些物质不导电?哪些物质能导电?小结:重点NaCl固体(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KNO3固体(不导电)KNO3溶液(导电)NaOH固体(不导电)NaOH溶液(导电)蔗糖固体(不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酒精(不导电)酒精溶液(不导电)蒸馏水(不导电)设问:为什么有的物质(如NaCl固体)本身不导电,而它的水溶液能导电呢?而有的物质(如蔗糖固体)本身不导电,把它配成水溶液还是不导电?阅读:课本P150页-151页第二段在水分子作用下分析:NaCl固体Na++Cl-(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导电小结:要点: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支的离子存在。讲解: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了的过程叫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分析:电离是在溶于水的条件下发生的,与通电与否无关,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书写方法如下:(1)正确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2)离解通常发生在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和负价元素(或原子团)之间的联接处。(3)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相同,但写法不同。例:NaCl=Na++Cl-KNO3=K++NO3-NaOH=Na++OH-(NH4)2SO4=2NH4++SO42(4)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一定相等来检查电离方程式正误。练习:写出:MgCl2、HCl、H2SO4、Ba(OH)2的电离方程式。本节课小结:略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A.NaClB.KNO3C.NaOHD.C2H5OH2.指出下列电离方程式的错误之处并改正(1)Ba(OH)2=Ba2++2O2-+2H+(2)NaNO3=Na++NO32-(3)Na2SO4=Na-+SO42-(4)Ca(NO3)2=Ca2++(NO3)2-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氢氧化钾___________________(2)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3)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4)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5)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溶液中含K+、Fe3+、Cl-和SO42-四种高子,其中K+、Fe3+、Cl-的个数比为5:2:3,求溶液中Fe3+与SO2-4的个数比。5.某NaOH溶液中,Na+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求该溶液中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作业布置:P1532、3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