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二节第一框《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理解税收特征之间的关系,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受到的处罚。能力方面:培养用辩证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和法律观念。教学重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几种违反税法行为的区别教学方法事例引导法、讨论分析法、归纳讲授法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庐山真面目(竞猜游戏)教师提问:它是什么?(在幻灯片上依次出示提示信息)1、它起源于我国夏朝,它的雏形叫做“贡”。2、公元前549年,鲁国最早实行了它。3、马克思称它是喂养政府的奶娘。4、1993年1月1日,我国实行了有关它的法律。5、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学生:回忆旧有的知识或在教材中查找相关内容,了解到上述内容都与税收有关。教师板书: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专心爱心用心1第二节税收和纳税人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学习新知: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提问并板书:1、税收的含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教材和中英文字典,探究税的来源和基本含义。[Acontributionforthesupportofagovernmentrequiredofpersons,groups,orbusinesseswithinthedomain(范围,领域)ofthatgovernment.税:要求在政府统治下的人、团体或商店为支持政府而交纳的捐献物][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教师提问:根据大家提供的“税”的中英文含义,你能分析出税收的主体、内容、目的、依据、手段、和地位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分小组分别分析税收的主体、内容、目的、依据、手段、和地位。(税收主体:国家;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手段: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取得;依据:税法;内容:国家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和实物;地位: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教师:从税收的主体、内容、目的、依据、手段、和地位,分析出税收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税收有哪些特征,并对这些特征加以解释。做连线游戏,进一步理解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个特征。教师: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之间是什么关系,请根据你的理解并参考教材第18页的内容,画出三者的关系图。专心爱心用心2学生:画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明确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是税与非税的标志,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板书: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可以采用学生画的关系图)教师:在竞猜游戏中我们提到了1993年1月1日我国实行了关于税收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这部法律规定了税务机关有怎样的权力,纳税人有什么义务,他的哪些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学生:研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抓关键词,理解并分辨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的内容,填写表格。教师板书:3、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处罚类别特征制裁手段相同点偷税以隐瞒、欺骗方式不缴或少缴税款追缴、罚款、负刑事责任违反税法规定,都要接受法律惩罚欠税不按时交纳、拖欠税款限期缴纳、加收滞纳金拍卖财产抵押骗税用欺骗手段骗取国家税收优惠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判刑抗税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拒不缴纳税款处以罚金、判刑教师: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的认识,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规则及赛题附后)学生:参加对抗赛,进一步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以及相关处罚,(重点区分骗税和偷税)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专心爱心用心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梳理所学内容,然后想一想,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与税收的特征有什么联系?学生:因为税收具有无偿性,人们缴税不能像商品交易那样在自愿的前提下等价交换,所以需要税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来保障它的收取。税法对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制裁,就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教师:(出示表格)请同学们用√、ⅹ填写表格,比较出税收和罚没的区别。学生:思考并填写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税√√√罚没√ⅹⅹ课堂小结: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它们分别是什么。学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内容,包括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