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3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上)学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能力目标: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感。【学习重难点】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地位:作用:二、一方水土,—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关系:1.2.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举例说明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中华文化包容性的(1)含义:(2)意义:3.中华文化的作用:1【基础自测】选择题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反映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主要是()A.博大精深B.求同存异C.兼收并蓄D.源远流长2.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表明()A.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始终是最大的B.中国的园林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C.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3.“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受历史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B.受地理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导致文化区域性的主要原因D.不同的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4.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海内外华人都称为炎黄子孙。“炎”和“黄”是远古时代两个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相传他们联合统一华夏,所以炎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说明()A.各民族文化对中国早期文明都作出了贡献B.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爱我中华”体现了()A.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7.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是()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②中国的瓷器名扬海外,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③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④中国医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8.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B.摒弃外域文化而保留国之精粹C.摒弃民族文化而吸收其他优秀文化D.对异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盲从【合作探究重点突破】1.阅读教材第69页第二目探究材料,思考:(1)请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2)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2.中国是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不少少数民族的新年原来不是今天的春节,他们现在过春节基本上接受了汉族的春节习俗。春节对今天多民族的中国来讲,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或者汉族的节日,也是融会多种生活方式和多民族文化内涵的一个盛大节日。时至今日,春节已成为我国三十几个民族共同的重大节日,其间也包含着许多本民族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