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3.通过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教具准备】电脑、视频展示台;东南亚与我国东南沿海的小比例尺图;珠江三角洲大比例尺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江三角洲凭借着两次机遇迅速成为了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但随着进一步发展有些问题暴露出来。板书: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媒体展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生:从“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江三角洲。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地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师:(补充完善)该图直观地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两幅图的叠加,可判断出珠江三角洲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受到了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冲击。其原因是珠江三角洲的本身的局限性。其实,珠江三角洲出现的问题如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狭小等并不是刚刚出现的,只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优惠政策”掩饰了它们的存在。在我国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去对个别地区倾斜等特殊优惠政策,将逐步被建立在统一公平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所取代。人们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趋向于理性地寻求最优区位的发展,这就使珠江三角洲对外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使产业升级面临困境。板书: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经济原因师:珠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除经济原因上的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二次备课】1还有社会原因。师:课件展示“城中村”的产生。课件展示:要想了解“城中村”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一般来说应当从“城中村”本身作为城乡二元混合体的典型特征入手。如果说在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经济之间存在着“混合经济”的话,那么“城中村”就是在城市和村落之间存在的“混合社区”。“城中村”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了,“村民”们也都居住在市区,甚至是中心市区,他们已经完全不再从事或基本上不再从事属于农业范围的职业,甚至他们的户籍也已经全部或绝大部分转为城市户口。师:由此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引起的,使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急剧上升,城市规模过度膨胀,又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居住、教育、交通和治安管理等。“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板书: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社会原因师:除以上问题外,还有其生态原因。师:媒体出示“广东开始治理珠江三角洲酸雨问题”,考虑材料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的什么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课件展示:据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近几年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的监测,这个地区的酸雨率已在50%以上。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广东省的重视。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这个地区承受全省64%的工业污水和74%的生活污水。据此环保专家认为,珠江三角洲目前酸雨的年均值已与北美、日本、西欧的重酸雨区相似,广东省至今有17个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酸雨控制区,珠江三角洲所有的城市都包括在内。监测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主要由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