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探究式全册教案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掌握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3、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及它们的转化关系;4、了解磷的性质5、运用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氮放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氮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引言)探究问题框架:氮族元素有那些性质。氮族元素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与比同周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又如何(包括单质物理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问引入】氮、磷原子结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板书】N、P、As、Sb、Bi、【板书】引言【指导阅读】课本P1~21、为什么这些元素都是VA族2、原子半径有什么变化规律3、化学价有何相似性,为什么锑、铋没有负化合价。4、单质状态、密度、熔沸点大体有何规律。【总结、板书】一、原子结构特点1、相同点:电子数为52、不同点:电子层数、原子半径【设疑】氮族的化学性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板书】二、化学性质1、相似性(1)最高正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水化【回答】画出氮、磷原子结构图,回答:在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区别、记忆】【阅读、探究】分析,讨论1、最外层原子数都为52、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3、最高价正价为+5,最低负价为-3,锑、铋为金属,没有负价4、单质氮气是气体,其他是固体。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最后又降低。【归纳探究】相同点:化合价、氧化物及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不同点:非金属、金属性:与H2化合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最高价含酸的用心爱心专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物:H3RO4或HRO3(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碱性增强(3)单质与H2化合难度加大,氢化物稳定性降低。酸碱性【设问】(1)N、O、F是同周期元素,根据O、F的单质与H2反应的能力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分析N元素的非金属强弱。(2)根据S、Cl单质与H2反应的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的的酸性递变规律,分析P元素的非金属强弱。【探究、讨论】结论:氮族元素的非金属要比同周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练习】1、氮族元素与同周期的碳族、氧族元素相比较,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N<OB、非金属性:Si>P>SC、稳定性:SiH4>PH3>H2SD、酸性强弱:H2SiO3<H3PO4<H2SO42、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砷在通常状态下的固体B、砷可能+5、+3、-3等多种化合价C、砷的还原性比磷强D、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磷酸强第二课时(氮气及氮的氧化物)探究问题框架:本节课把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两种层次的学生按学案的问题拾级而上进行探究。1、根据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氮元素应有较强的非金属,但为什么通常情况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呢?(引导探究)2、氮气的化学性质(自学接受)3、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学案引导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应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来学习氮元素的单质氮气以及氮的单质。……听讲引入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巡回辅导,并适时地在黑板上解答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层次的学案自学。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方法获得与自己水平相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结课]面向中等生,总结本节课要求的内容。听讲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对本节用心爱心专心课的重点有一个清楚认识。A层学生学案分析学习过程教学意图观察、并填空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的能力问题1掌握氮分子结构、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阅读课本并回答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物质结构解决化学性质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极端讨论法判断能力;培养利用质量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氮气的用途了解氮气的用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渗透语言科学是一种工具科学的教育。氮的氧化物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