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写景诗鉴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诗歌》【学习目标】1、认识写景诗歌的写作特点和常见考点;(第一课时)2、学习常用写景技巧和情景关系;(第一课时)3、在训练中提高鉴赏能力。(第二课时)【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的表现手法,辨析情景关系。【学习内容】第1课时一、诗歌中的情与景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诗人们或先写景后抒情,或只写景但融情于景,或边写景边抒情情景交融。比如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考:列举几首你熟悉的写景诗二、写景方式(写景技巧)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写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常见的写景手法有:1、正与侧的结合2、动与静的结合3、声与色的结合4、虚与实的结合5、点与面的结合6、远与近的结合7、白描手法8、细节描写应用:把以上手法对应到以下几首诗中,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江雪柳宗元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三、常见考点与基本功除以上提到的写景技巧外,经常出现在写景诗中的考点还有: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这些技巧和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渲染与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借描写环境或特定的气氛,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渲染一般是渲染气氛和环境,烘托一般是烘托形象和心理;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正衬,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丑的”衬托“美的”。例子: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以乐景衬哀情)。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可揭示矛盾,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如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诗中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2★写景诗的考点一般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