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选设计第一课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马克思“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毛泽东推进新课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两位伟人的言论说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构成了矛盾。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板书: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把握矛盾的含义我们应注意:不能把哲学上讲的矛盾与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混为一谈。比如说某某同学和另外同学闹矛盾了,这里的矛盾只是我们哲学上讲的矛盾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包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矛盾,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高矮胖瘦强弱有无难易等板书: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板书:(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同一性的含义包括:一是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一方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问题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胖和瘦也可以相互转化,胖要变瘦,条件是吃减肥药或参加体育锻炼;瘦要变胖,就多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矛盾双方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过程略。教师总结: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更加地发奋努力才可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问题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的。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上述材料说明矛盾双方是斗争的。专心爱心用心1板书:(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板书:(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里的“寓于”,也就是存在于的意思,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板书:1.矛盾普遍性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问题情境列举三大领域的矛盾现象(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领域:同化与异化阳电与阴电化合与分解社会领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生产和消费人口与环境认识领域:知与不知正确与错误懂与不懂得出结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板书:(1)矛盾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板书:(2)方法论这个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板书: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问题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传说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科学家莱布尼茨,有一次和国王谈论哲学时指出: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派宫女到御花园里去找两片相同的树叶,结果谁也没有找到。因为粗看起来似乎完全一样的树叶,实际上在大小、厚薄、色泽、脉纹等方面却各有不同。这个故事留给后人一句至理名言。即: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用这一观点引出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板书:(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