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概况:《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各省单独出题,单独组织考试,考试时间由各省单独规定,考试题型也不完全一致,总体而言包括以下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填空题、业务核算题等等。二、如何顺利通过《会计基础》考试:《会计基础》涉及的是会计类的最基础的内容,难度不大,不需要任何专业基础,也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只要花些时间记忆并作一些练习题就可以学好。学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仔细研读教材,牢记教材中的概念,对于重要的概念要做到一字不差;(二)做一些同步辅导习题,巩固教材中的概念;(三)对于可能出简答题的内容,要完整地背下来;(四)做题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出错的原因,注意保证做题的质量;(五)对于选择题,不但要知道正确的选项是什么,还要知道其它的选项为什么不是答案;(六)对于判断题,如果原题说法错误,一定要搞清楚正确的说法是什么;(七)对于账务处理题,要熟记教材178-186页常见业务的会计分录;(八)考前至少要做三套模拟题,查找自己的不足;(九)对于自己平时做题出错的地方,考前一定要仔细看一遍,保证考试时不出现同样的错误;(十)考前注意休息,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三、提示:由于2005年编写的教材内容与以前的教材有所区别,因此在做往年考题时,如果该题在教材中查不到相关的内容,则不必花费时间;如果该题的说法与现在教材内容不一致,请以现行教材内容为准。四、教材内容简介:本教材共计包括十章的内容,其中,前三章主要介绍的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以及会计科目和账户,讲述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属于全书的基础;第四、五、六章涉及的都是日常业务,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如何编制会计凭证、如何登记账簿以及如何更正错账等等;第七章主要介绍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三种方式,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有效组织会计核算;第八章涉及的是会计监督的内容,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助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九章主要介绍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本书的最后一章(第十章)是修改后的大纲中新增加的内容,讲述的是会计档案的相关知识。五、考情分析:1.大纲中列出的内容都是必须掌握的,大纲中修订和增加的内容(讲课时会具体提示)更是重点中的重点;2.每一章的内容都很重要,其中第一、四、五、六章的分值比例会大一些,第十章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利润表的编制不属于考试内容,不必掌握。本章的分值以及主要内容:本章总的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讲述了六部分内容: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对象;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会计要素;6.会计等式。一、会计的概念(一)定义(属于新大纲中修改的内容,重点掌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要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3.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例1〕下列关于会计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会计是以货币为惟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B.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C.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D.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答疑编号01100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解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货币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单位,但并不是惟一单位。例如:对于库存商品的核算,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数量。(二)分类(了解):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指的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