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莞城区打假工作上半年总结20XX年莞城区打假工作上半年总结20XX年上半年,莞城区结合“三打两建”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落实政府打假工作责任制,坚持打建结合,标本兼治原则,按照“想打、敢打、会打、能赢”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打假办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和配合下,全面开展专项执法打假行动,持续深化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进一步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6月30日,全区各职能部门、各社区共出动工作人员17188人次,受理和摸排“制假售假”线索389条,核实查处线索369条,线索查处率94.9%,查处案件292宗(大案要案4宗),捣毁窝点30个,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打假工作长效机制为进一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第1页共15页结合“三打两建”工作要求,莞城区成立了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小组,由区党委委员单志雄任组长,区经贸办、打假办主任张纪维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区外经办、城建办经贸办、公安分局、工商分局、综合执法分局、兽医站、食品药品监督站、质监站、文化执法分队、市烟草专卖局一分局和市盐务局等部门负责人。专项行动小组办公室设在莞城经贸办,并迅速开展好前期筹备工作,在研究对照市的专项行动方案基础上,结合莞城的实际,反复修改,制定了《莞城区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我区此次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包括食品、药品、酒类、食盐、卷烟、农资、建材、皮具、汽车配件、通讯产品、证照、文化市场、进出口领域产品等“十三大专项行动”。今年5月,根据《东莞市20XX年打假工作方案》,我区结合自身实际,在《莞城区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容,研究制定了《莞城区第2页共15页20XX年打假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落实各职能部门责任分工,为各部门开展打假工作提供工作指南,为年度打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一)食品专项打假一是严把检验、检疫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等形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不合格农产品。今年1-6月份,我区共检测“瘦肉精”5870头份,莱克多巴胺4148头份,检测合格率达100%;检测蔬菜样本6964份,其中不合格样本29个,合格率99.58%,销毁不合格蔬菜共389.5公斤。此外,我区共开展了三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工作,重点抽检辖区内农贸市场水产品样本共14份,送市渔业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氯霉素、孔雀石绿、甲基睾酮(部分测定)等违禁药物检测,检测数量同比增加40%。第3页共15页二是严查“无证”生产,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对辖内8家食品加工企业加强巡查力度,督促企业健全并落实食品进货台帐、出厂检验记录、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情况记录、食品安全培训档案、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档案,检查至今未发现企业有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各巡查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熟悉辖区各项基本情况的优势,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范围内的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建档备案,找准工作方向及时组织综合执法分局、质监站、工商分局、公安分局等职能部门,对出租屋内的“黑作坊”进行检查清理,建立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信息档案制度及追踪制度,跟踪后期整改情况,避免死灰复燃。上半年以来,我区共捣毁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窝点15个,有效保障生产环节食品安全。三是严把准入关,强化市场监管。我区严格落实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和食品批发部、第4页共15页食杂店进销货台账和索票索证的落实情况,切实维护食品消费市场的秩序。以日常监管为依托,在强化日常食品监管的同时,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米面制品、桶装水、饮料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消费品为重点以商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流通环节经销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标签标识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四是严把许可关,切实保障饮食安全。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严格审核申请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