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论证审批表指导教师及职称开题时间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探讨文献综述(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一、选题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对国内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商业银行属于服务行业,就其本质而言,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其经营目标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没有客户,商业银行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这是任何商业银行都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人作为服务的基础,是银行保证效率与收益的根本,外资银行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和服务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应对新的冲击和形式,与国际接轨竞争,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更新理念,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人力资源是银行实力的基础,是银行竞争优势的核心力和发展的原动力。银行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和技能的竞争。而我国的银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力资源模式,用战略的、发展的眼光,做好人才的选拔、任用和管理,遏制人才流失,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综合我国有关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观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孙健、郭少泉(2005)认为,人力资源是与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相对应的、以人的生命为载体的社会资源,它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性资源,具有社会性、能动性、时效性和连续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尤为重要,它使得人才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竞争的关键[1]。乐成军(2010)认为,人力资源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资源,新世纪新阶段,企业竞争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才的竞争。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这是我们的发展之本、竞争之本、创新之本[2]。张娜、王军(2011)在《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初探》一文中运用“木桶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是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中的“短板”,若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出现问题,整个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会呈现低效率。强调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王子阳(2012)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建立竞争优势,就必须改变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4]。艾红雷(2013)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时期,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而推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加快构筑金融人才高地,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当前必须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强有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5]。蒋立纯(2013)认为,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目前各公司企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不是集中在一些有形资产上了,而是逐步转化到无形资产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为了更好地为公司企业谋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也在日益加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一个企业的稳步发展更是离不开一个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我们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综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在选拔人才时也应多方面多角度的选拔,我们应切实做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发展[6]。胡法根(2004)认为,从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来看,激励机制创新的还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官本位”思想普遍;第二,薪酬实行总量控制,与企业业绩缺乏关联;第三,绩效考核导向不明确,对考核结果反馈不重视;第四,福利体系僵化,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7]。吴猛(2008)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注入给国内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化、构建学习型银行、建立科学绩效评价系统以及完善银行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8]。刘宝(2012)认为,随着股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