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班XX年工作总结范文小五班2004年工作总结一、家访及情绪安抚工作刚开学的家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有三。一是了解幼儿的情况,包括性格特点、特长、生活习惯等,便于对幼儿入园后进行因材施教;二是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幼儿生活的家庭氛围,解答家长对幼儿园有关方面的疑问,听取家长的要求和建议,便于今后开展家长工作;三是在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班级整体状况,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教育目标和措施,为幼儿顺利入园作好铺垫。记得开学第一天,看着从家长手中接过的二十八个“小不点”,我们都乐了:多可爱的小朋友呀。瞧,胖嘟嘟的,还有几个说起话来道理一套套的。从那一刻起,大家的心中就不约而同地下了个决心,要尽全力把这班小朋友照顾好,教育好。这时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有的放矢的扫除幼儿的适应障碍,实现平稳过渡,尽快获得幼儿的信任,帮助他们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入园第一天,大家都以亲切的语调、温软的搂抱、细致的照料、友善的宽容给孩子留下了妈妈般的印象,以便尽快成为幼儿新的依恋对象。然后,我们布置了新颖而富有童趣的环境,安排生动活泼的活动,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材料,让孩子被活动吸引,从而淡忘分离痛苦。此外,为了确保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我们允许幼儿暂时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如抱着自己的衣服睡觉,由教师帮忙喂下没吃完的饭菜,等等。等孩子的情绪平稳后,在逐步确立基本的行为规则,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常规的培养经验证明,幼儿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第一次的印象会成为孩子们好习惯的开端。所以我们采用了寓常规教育于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中的方法,让有序、有趣的内容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服从常规要求。师生间的亲切互动使孩子更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缩短情绪波动时间,比较顺利的适应集体生活。首先,把常规教育贯穿第1页共8页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例如:走路文明,姿势自然,不抢先,不推撞,室内不奔跑;说话有礼貌,与人交谈眼睛看着对方,注意倾听,积极应答,不大声喊叫;行动不任意打扰别人,无意打扰别人要主动道歉等等。我们教师作好榜样,并且随时提醒幼儿,这样不仅有利于活动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幼儿常规的落实。第二,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做到一致和一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并不难,难的是放任后再收回,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后再改正。所以,一旦幼儿出现违反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我们都及时提醒和纠正。第三,教师要善于组织活动。及时向全体或大多数幼儿发出必要的指令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因为个别孩子或者处理杂务而影响全程。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都指导他们自己做,例如自己穿脱鞋袜,自己吃饭等等,这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协调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观察全局和及时指引。活动转换时,我们都及时向孩子说明下一步做什么、怎样做,防止幼儿整天盲目的跟着老师转。第四,建立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例如,摆放椅子要相隔一拳,离开课室椅子要推到桌子下面,防止拥挤碰撞;集体活动开始应该找空位子坐,防止争抢座位耽误时间;端椅子规定姿势,防止碰撞他人;拿别人手上的东西要用礼貌的语言协商,防止争抢;室内不奔跑、不大声说话,有利于保持安静、安全的环境。第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各方面的发展了调整常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例如:让幼儿逐步承担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擦桌子、发勺子、收拾玩具、摆放图书等,让孩子轮流担任,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也能较好的完成。实践证明,这些常规我们托班的孩子都能养成。每个人都有上进心,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为了鼓励孩子保持和发扬优点,并在不够方面作出努力,我们创设了“哪个宝宝最能干”的评比,用红五星分别对幼儿的有礼貌、讲卫生、爱劳动、爱学习、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等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鼓励,看到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每周贴红五星的时候,我们以幼儿的自评和互评为主,使评价过程成为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分析、互相学习的过程。自第2页共8页评,使孩子能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