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学习资料第一节、桩基工程简介一、桩的分类1、按承载性状分类:分为摩擦型桩、端承型桩、复合受荷桩。2、按成桩方法和工艺分类1)非挤土桩:如干作业法桩,泥浆护壁法桩,套管护壁法桩,人工挖孔桩。2)部分挤土桩:如部分挤土灌注桩,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H型钢桩,螺旋成孔桩。3)挤土桩:挤土灌注桩,挤土预制混凝土桩。本工程属于非挤土桩中的泥浆护壁法桩。二、常用灌注桩钻孔机械根据成孔方法不同分为冲击式钻孔机、冲抓锥成孔机、螺栓钻孔机、回转式钻机、潜水钻机。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拟选用的钻机为:回转式钻机。回转式钻机成桩的特性:回转式钻孔灌注桩又称为正反循环成孔灌注桩,是用一般地质钻机在泥浆护壁条件下,慢速钻进,通过泥浆排渣成孔,浇筑混凝土成桩,为国内最常用和应用范围最广的成桩方法。其特点是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各种大小孔径(300~2000mm)和深度(40~100m),护壁效果好,成孔质量可靠。施工无噪音,无振动,五挤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但成孔速度慢,效率低,用水量大,泥浆排放量大,污染环境,扩孔率较难控制。使用于高层建筑中,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粘性土、沙土、软质岩等土层应用。第二节、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一、钻孔桩施工准备一)施工测量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闭合检查,布设一套高程控制网。场区内至少引测两个水准点,以此测设出工程桩高程控制网,闭合差控制在3mm以内。2、平面控制工程的平面控制目前主要体现在试桩桩的定位,根据总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用SETECII全站仪和DJ2经纬仪、50米长钢尺,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测定各桩基的平面位置。因本工程桩都是钻孔灌注桩,为避免由于泥浆的排放对桩定位的影响,在放出桩位后,每根桩定位时还需要核准后才能开始成桩。3、高程控制本工程场区高程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桩基顶和桩端标高的确定。所有控制点的标高由现场建立的水准控制网引测用水准仪、塔尺和专用测绳传递高程。二)、钻孔灌注桩施工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图泥浆循环系统设置为保证泥浆的性能指标,可对泥浆进行集中处理和管理,回收后集中净化处理,重复使用,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桩的质量及现场文明施工。本工程地层大多为粘土、粉土和粉质粘土,施工时以钻机自造浆为主,当泥浆性能指标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可添加适量膨润土,以改善泥浆性能。泥浆的日常维护主要应该做到:经常测定泥浆参数,掌握其性能,然后根据测定的泥浆参数确定对泥浆的调整。2、泥浆处理与排放场地布置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成孔一次清孔成孔验收吊放钢筋笼安装导管二次清孔水下灌注砼成桩提拔护筒钻机迁移图纸会审制作护筒制作钻头测量孔深孔深孔径倾斜测量制作钢筋笼导管长度检测泥浆性能检测设置隔水塞混凝土搅拌定点轴线校核泥浆系统设置泥浆调制及检测孔底沉渣检测钢筋笼吊焊及定位验收设置清孔装置孔底沉渣检测制作砼试块测量砼顶面标高施工时要及时清除循环槽和沉淀池内沉淀的钻渣,清出的钻渣应及时运出现场,防止钻渣废浆污染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由于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的污染,泥浆会逐渐失去原有性能而产生变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除去所含泥砂,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三)、成孔作业1、护筒埋设定位为保证桩位准确,避免孔口坍塌,施工前需要埋设钢质护筒,护筒的钢板厚度在0.8~1.0cm,护筒上部留有350×350左右的溢浆口,并焊有吊环。埋设时用反铲配合施工,护筒埋设要求如右图所示:1)钢护筒应保证同心园,筒高2.0m。内径大于设计桩径100mm,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2)埋设护筒前,先在桩孔周围设四个定位桩,以便校正桩位,埋设在钻孔中心位置,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定位桩用12~18mm粗的钢筋打入土中,并用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加固,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破坏。3)埋设护筒时,采用挖埋法,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分层夯实,使其达到最佳密实度。注意护筒顶端应与孔口平齐,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偏差不得大于0.5%。护筒与孔壁周围的间隙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