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让我跟大家一起就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专题进行一些学习探讨,本人深感荣幸,同时也是诚惶诚恐,因为我也与许多老师一样,一直在教育第一线工作,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教材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也有许多困惑,但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缺乏相关科学理论的支撑,因此认识是零乱的、肤浅的、甚至于是偏颇的。然而也正因为这样,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就更有培训学习的必要。本书编写目的及主要观念2本册书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教师了解新教材的新功能,以树立新的教材观,从而用好新教材,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传统的观念:教材是知识,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本即根本,把师生变成附庸和奴仆。新教材观:教材是范例,是育人载体,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建塑)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判断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3新教材功能观:教材应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4为此,我们特别强调:教师研读新教材的方法:5·重视老师的主动建构,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性学习。·突出案例分析,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帮助教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使用新教材的能力。·鼓励教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与其他教师开展交流与合作,在讨论、教学观摩、角色扮演等过程中,分享经验,共同成长。总之,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与反思中学习本册书的内容,以期在深入了解新教材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教材虽然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但作为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仍然是教师教学的首选材料。当教师的,自然离不开教材。如何正确地认识新教材,怎样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新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发展中的教师培训必须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谈四个话题:6一是这本书主要的知识框架;二是新教材体现什么样的教材观;三是新课程的实施中几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四是校本培训中应抓好的几点工作。第一个话题:本书主要的知识框架7单元一、新教材的功能。8着重分析了新教材的概念、本质与特点、构成与分类、新功能等问题,提出了“教材是范例”的新教材观,突出了教材应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的新功能观。单元二、新教材的编写。介绍了新教材编写的教育理念、原则与方法、类型与策略,并分析了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及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单元三、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探讨了新教材的新教学策略,提出并分析了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如探究教学、体验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单元四、新教材的课程资源开发重点讨论了新教材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与策略,帮助教师认识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学会怎样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单元五、新教材的教师专业角色分析了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与专业成长。由于时间关系,加之本教材大家老师都是人手一册,有的老师甚至已作了比较深入的研读,因此,对本教材的学习我只作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性的疏理。我们主要来看一下新教材的功能。一、新教材的功能91、新教材的概念界定①什么是新教材?P2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所谓新教材,就是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所开发的教材系列。②教材与课程、学科、教科书的关系。P210教材与课程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成分,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形象地讲,教材是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物化形态。课程因此也具有了教材无法包容的内涵。教材是学生借以获得课程经验的中介和手段。因此,“教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