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新课标》高三生物(人教版)第二轮专题讲座第九讲现代生物技术本讲内容本讲内容包括(人教版)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册,包括五个专题:专题1基因工程、专题2细胞工程、专题3胚胎工程、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5生态工程等。一高考预测现代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学研究中发展最快、最前沿的科学,其许多科技进展,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考热点。本专题一方面与各必修专题内容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与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有关本讲内容的试题一般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基础性的特点。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2007年高考大纲中,对于生态工程并没有提出要求,可以适当调整,在上一讲生物与环境中适当穿插即可。二考点归纳突破1.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第一步:获得符合人类意愿的基因,即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依据基因工程设计中所需要的某些DNA分子片段,含有所需要的完整的遗传信息。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很多,目前采用的分离、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超速离心法:根据不同基因的组成不同,即其内的碱基对的比例不同,其浮力、密度等理化性质也不同的原理,应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机,直接将特殊的目的基因分离出来。分子杂交法:采用加碱或加热的方法使DNA变成单链,而后加入有放射性标记的RNA,让DNA在特定的条件下,结合成DNA和RNA的杂交分子,再用多聚酶制备出足够数量的双链DNA分子,进而获得DNA目的基因。反转录酶法:先分离出特定的mRNA,再用反转录酶做催化剂,以RNA为模板合成所需要的DNA目的基因。合成法:如果已知目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可用酶法或化学法,直接合成目的基因。目前此法已很少采用。第二步:把目的基因接到某种运载体上,常用的运载体有能够和细菌共生的质粒、温和噬菌体(病毒)等。DNA重组技术:重组DNA就是让DNA片段和载体连接。外源DNA是很难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受体细胞的。即使进入受体细胞之中,也会受到细胞内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而分解。目的基因结合到经过改造的细菌中的质粒(细菌细胞中的小环状DNA分子)或温和噬菌体(病毒)上后形成的组合体称为重组体DNA。在这一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常用的工具酶,它能“切开”质粒的环形DNA,也能切取目的基因,然后把目的基因DNA片段与质粒DNA分子的两端,在连接酶的作用互补连接形成重组体DNA。第三步:通过运载体把目的基因带入某生物体内,并使它得到表达。目的基因的表达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能准确地转录和翻译。目的基因能否表达是基因工程是否成功的关键。目前,人类已经利用外源基因,如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人胸腺激素基因、人干扰素基因、牛生长激素基因等,导入细菌中,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细胞工程技术(1)细胞融合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指把两个细胞(可以是同种细胞,也可以是异种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细胞的技术。如图所示。应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细胞杂交,能够克服远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缘杂交不育的缺陷,对培育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细胞拆合技术细胞拆合技术也称为细胞核(包括细胞器)移植技术,是将细胞核和细胞质用某种方法拆开,然后再把分离的细胞核和胞质体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细胞。把从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染色体或基因转入另一个细胞中,赋予重建的细胞以某种新的功能,这属于染色体导入或基因转移的技术范畴。(3)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将生物体内的某一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接种在人工配制的适于细胞生长发育的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当的无菌的生长条件下(如一定的光照、温度或pH值等)进行培养,使细胞能够生长和不断增殖的技术。由于从组织中分离单细胞并分化成生物体的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多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如通过植物胚胎(成熟或未成熟胚)或器官(根尖、茎尖、叶原基、花药等)的离体培养,再生成新植株(试管苗)。这种方法能快速、大量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