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李莺审题人:刘昆2012.12一、选择题:(25×2分=50分)1、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下应时而使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说明当时人们征服自然地能力增强B、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C、说明当时的思想界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D、表明人们对人与自然地关系的认识提高2.在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逐渐为建立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在以下改革措施或政策中,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①奖励军功②推行县制③什伍连坐制④重农抑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真实意图是()A.仿效周朝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B.规定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血缘关系维系郡国并行制C.顾念亲情,使诸侯王其他子弟也可以分享恩赐D.分化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4.《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A、西周以来维护统治的分封制已经崩溃B、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C、诸侯盟主实际上已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D、争做盟主是东周时各国战争的主要目标5.据《台湾府志》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则材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食糖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7.以下关于英国新贵族和美国种植园奴隶主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B、都曾经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C、都属于资产阶级范畴D、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8.柳亚子的《题太平天国战史》中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包含了作者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是()A、肯定B、否定C、不肯定不否定D、上述态度都有9.有学者在描述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一运动是中国“开始踏入产业革命的过程,渐次脱去封建的外衣,而向近代社会方向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中体西用”B、维新思想C、民主革命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10.“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法治、讲人权、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1.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顾历史,“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孙中山()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主义②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③决定“以美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④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2.右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13.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