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建设调研报告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城乡环境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那么针对xxxxxx镇妇女组织如何参与城乡环境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谈谈做法和建议。一、xxxxxx镇基本状况xxxxxx镇位于xxx东部,座落在浑江水库岸畔,距县城27公里。东经126.4度,北纬40.8度。东与XX省XX县区接壤,南与沙尖子镇毗邻,西同雅河乡,向阳乡,xxx镇相邻,北隔浑江与北xxx乡遥遥相对。全境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地域总面积334.6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3万亩,水域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82%。现有人口9004户,26488人,其中妇女11477人,有劳动能力妇女6731人,下辖6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6个社区居委会,42居民组。全镇设有6个社区妇女联合会,6个村妇代会,1个非公经济妇委会,120个妇代小组,共有各级妇联干部136名,其中进村(社区)两委班子28人。二、健全组织机构,建立长效机制(一)为引导全镇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和家庭在发展生态经济、树立生态道德、创建生态文明中的特殊作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xxxxxx镇党委政府对辽妇通〔2012〕15号下发的“绿化家园巾帼行动”文件通知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xxxxxx镇“绿化家园,巾帼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绿化家园巾帼行动”活动小组:组长有镇党委副书记担任,副助长有镇妇联主席、林业站长担任,成员有各村的妇代会主任和分管林业的村干部担任;根据方案的具体要求镇妇联成立了“巾帼绿化志愿者”队伍7个,按照具体目标、标准开展了创建“巾帼绿色庭院”、“巾帼绿色示范村”、“三八绿色工程”基地活动。第1页共4页(二)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管理规范化。根据“绿化家园巾帼行动”各项创建标准确定:每年引导12户农村家庭参与“巾帼绿色庭院”创建,每年力争有2个家庭达到“巾帼绿色庭院”标准,到2015年实现10个家庭达标;以“绿化、美化、净化”为主要指标开展“巾帼绿色示范村”建设,每年引导2个村参与“巾帼绿色示范村”创建,力争到2015年有1个村达到“巾帼绿色示范村”标准;力争创建造林效果好、管护规范化、生态效益突出的、村(街)级“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镇村要组建实名制“巾帼绿化志愿者”队伍。围绕宣传绿色生态理念、传播造林绿化技能知识、参与造林绿化实践等内容,组建巾帼绿化志愿者队伍,对志愿者实行实名制管理,要有专门的活动记录档案。每支巾帼绿化志愿者队伍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造林绿化活动,扩大“绿化家园巾帼行动”影响面。三、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一)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作用,转变部分妇女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我镇坚持思想教育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利用广播、板报和宣传单等,并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科技讲堂和专业协会,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引导妇女树立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观念。提高现代生产技术水平,掌握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使“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逐渐成为妇女的自觉行动。几年来,累计发放传单1万余份、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24块。(二)将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村(社区)建设、“四进农户”、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和文明单位帮扶文明村(社区)共建、“绿化家园巾帼行动”活动相结合,使这些活动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满足人民群众建设生态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出发,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学习生态建设的基本知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三)巾帼志愿者能够参与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了建设“绿色家园”的主人意识、公共意识、责任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生活陋习,改善乡村面貌,创造景观优美、第2页共4页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为我镇开展“绿化家园巾帼行动”营造了良好氛围。四、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城乡环境建设文明发展。镇妇联能够从当地实际出发,精心策划活动载体,做好组织发动工作。以围绕道德文明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