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一.基本要求1.了解肾上腺能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作用和机制2.理解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的分类,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断剂的构效关系3.掌握各类型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的结构类型和苯乙胺类、苯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理化通性二.教学内容肾上腺能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作用和机制;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的分类,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断剂的构效关系;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的结构类型和苯乙胺类、苯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理化通性三.教学学时:7学时四.重点、难点和要点拟肾上腺素药AdrenergicDrugs拟肾上腺素药是一类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而发挥作用的药物,亦称为拟交感神经药。由于化学结构均为胺类,且部分药物又具有儿茶酚(1,2-苯二酚)结构部分,故又有拟交感胺和儿茶酚胺之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按其是否与α受体或β受体发生作用,分作三类。通常把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兴奋受体而产生α型作用和/或β型作用的药物成为直接作用药物,即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些药物不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但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增强受体周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而发挥作用,这些药物成为间接作用药。第三类兼有直接和间接作用的药物称为混合作用药。本节主要介绍直接作用药和混合作用药。根据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受体和β受体的不同选择性,具有兴奋α1受体的药物,临床用于升高血压和抗休克;兴奋中枢α受体的药物,用于降血压;兴奋β1受体的药物,用于强心和抗休克;兴奋β2受体的药物,用于平喘和改善微循环,及防止早产。肾上腺素Adrenaline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Adrenaline同时具有较强的α受体和β受体兴奋作用,临床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Adrenaline具有β苯乙胺的结构骨架。事实上,目前临床应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绝大多数都具有这样的基本结构,即取代苯基与脂肪族伯胺或仲胺以二碳链相连,碳链增长或缩短均使作用降低。β-碳上通常带有醇羟基,此醇羟基再激动剂与受体相互结合时,通过形成氢键发挥作用。因此β-碳的绝对构型,即β-OH立体结构排列对活性有显著影响。天然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β-碳均为R构型,合成药物也均以R构型为活性体。R构型Adrenaline为左旋体,其活性比右旋体强12倍,消旋体的活性只有左旋体的一半。左旋Adrenaline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后,可发生消旋化而致活性降低。消旋化速度与pH有关,在pH4以下速度较快,所以Adrenaline水溶液应注意控制pH。盐酸麻黄素EphedrineHydrochlorideEphedrine属于混合作用型药物,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呈现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心脏等作用。另外,Ephedrine的极性较儿茶酚胺类为小,因此较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还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与肾上腺素类药物相比,Ephedrine具有2个特点。一是苯环上不带有酚羟基。苯环上酚羟基的存在一般使作用增强。尤其以3’,4’-二羟基化合物的活性最强。但具有此儿茶酚结构的化合物极易受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代谢而口服活性较低,而Ephedrine没有酚羟基,不受COMT的影响,虽作用强度较Adrenaline为低,但作用时间比后者大大延长。苯环上没有酚羟基还使化合物极性大为降低,所以Ephedrine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Ephedrine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α-碳上带有1个甲基,因空间位阻不易被单胺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氧化酶代谢脱胺,故也使稳定性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单α-碳上的烷基亦使活性减低,中枢毒性增大。若甲基换以更大的取代基,则活性更弱,毒性更大。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butamol结构中的叔丁胺基对其作用选择性至关重要。拟肾上腺素药物N上取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