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大工作的几点思考20XX年3月,区委召开二次人大工作会。这是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和市委二次人大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区一次人大会以来人大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保障和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会议的召开,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人大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加速“依法治区”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同时,会议也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加快推进现代、绿色、文明的首都XX县区建设,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工作的主旋律。因此,新时期加强与改进我区人大工作就要紧密围绕XX县区建设这个实际,结合XX县区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标准、新要求,发挥人大的监督保障作用,创新我区人大工作。第一,围绕XX县区建设开创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局面“首都XX县区建设”是在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在顺应我区城市功能定位由首都“重工业区”转为“边缘集团”再到“一区三中心”的变化趋势中确立的,是对建设现代、绿色、文明石景山的具体化,是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核心。XX县区建设为区人大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简单说就是区人大常委会要在区委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工作局面,实现“三个促进”和“三个满意”。“三个促进”是指:促进“一府两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促进我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区“十一五”规划的全面落实。“三个满意”是指:区委满意,各界群众满意,“一府两院”满意。关于如何创新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局面,我们主要谈“三个充分”:一是充分抓好换届时机,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第1页共6页知识和专业结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成效,它是创新工作局面的一个重要基础。本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是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其成效在过去两年多的工作中,已得到充分印证。大家普遍感到,本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履职能力在整体上有新的提高。今年下半年,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着手换届工作,这是一个重要时期,我们应该提前谋划,提早掌握主动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好前期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充分摸清选民的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可以连任的代表委员履职情况。在充分考虑代表性的同时,注重对代表候选人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的考察。通过改进、完善选举程序和办法,保证综合素质高、履职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代表能够当选,进一步实现代表结构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设立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的研究探索,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在XX县区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奠定基础。二是充分利用权力机关优势,提高人大常委会的资源组织效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力、地位优势和民主程序的优势。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来自不同的利益群体,具有不同群体的利益沟通优势。利用这些优势,人大可以组织有关方面的资源,应对多元化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沟通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优势具体化,通过恰当的方式和途径,组织各方面人才资源参与我区重大决策的研究论证,组织市区代表为XX县区建设谏言献策,组织政府部门与广大群众形成畅通的沟通机制,把全区各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XX县区建设上来,把方方面面的热情转化为推动XX县区建设的强大动力。通过探索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机制,在XX县区建设中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使区委区政府在决策中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体现民意,促进我区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三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制度建设。据统计,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约束性指标22个,并且大都是针对政府而定的。目前,约束行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