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茶园示范区规划(一)建设目标茶叶产业规划总面积5300亩,其中,在园区内新建茶叶科技示范园2300亩,带动园区周边丘陵或浅山区的原有老茶园(如双河茶厂的现有茶园)约3000亩。新建生产能力500吨/年的茶叶综合加工厂1座,开发高档名优系列茶叶新产品5~8个。建成具有生态循环、观光旅游、良种繁育和现代加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茶叶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开江等川东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二)建设内容及规模茶叶科技示范园的功能定位:建成具有茶叶绿色生产、加工、生态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茶叶科技示范园区。茶叶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内容与规模布局主要分三大块:第一,定位在皇城坝核心区。绿色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园区,占地2250亩,定位在兰家榜和皇城坝核心区。第二,绿色茶叶原料生产区,占地约3000亩,主要是在示范园区周边的丘陵或浅山区,带动茶农对原有老茶园进行改造或新开茶园。第三,现代茶叶综合加工园区,占地50亩,定位在皇城坝核心区。这三大块的具体建设内容与规模布局如下:1、绿色生态茶园绿色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园,定位在兰家榜和皇城坝核心区,占地2250亩。其中道路网、水利网、生态防护网、生产用房和观光站点等预计占地15%左右,实际有效种植面积为1913亩。(1)园区建设的原理和标准运用生态学和绿色生产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有效利用,高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达到绿色、优质、高效益的绿色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园。具体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园,实现茶区园林化、茶园水利化、茶树良种化、作业机械化、栽培科学化、产品绿色化。在茶园建设和生产管理中具体执行以下标准:A、NY/T288-2002绿色食品茶叶;B、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C、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D、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2)茶树品种、种植规格和种苗数设计绿色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园区内选择4~5个名优绿茶品种,进行早中晚科学搭配,避免生产上的“洪峰”现象,使劳动力安排与茶叶机械使用平衡,也有利于产品多样性的开发;所选茶树品种要便于茶叶采摘和茶园管理机械化作业,适合制作名优绿茶的中小叶形茶树品种。结合开江的生态条件,早生种拟选用名山早、蒙山11等,中生种选择蒙山16,晚生种蜀永808号等。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少于200亩。种植规格统一采用双行中等密度栽植,以便茶园管理机械化作业。大行距150㎝,小行距30㎝,穴距30㎝,每穴2株。每亩定值5930株左右,全园需要种苗数为:1913亩×5930株/亩=1134.4万株(3)道路网建设由主道、支道、地头道等构成,结合旅游观光道路系统统一规划。预计占地2.5%左右,平均路面总宽度为4.0m,其中硬化宽度为2.5m,折合每亩道路网长度4.17m,2000亩园区道路网总长度为:4.17m/亩×2250亩=9383m.主道硬化水泥路,路面宽4.0m左右,可供汽车、农用机械下地作业行驶,每隔300~400m设一条,纵坡小于8º,转弯处曲率半径不小于10m,与园区附近的公路相接。支道硬化水泥路,路面宽1.5~2.0m左右,作为下地作业、运送生产物资、观光游览物之用,与主道相接,与茶行走向紧密配合,纵坡小于15º,能通行农用机械下地作业和游览小车观光通行即可。地头道供大型作业机调头用,设在茶行两端,路面宽度视机具而定,一般宽8~10m,若主干道、支道可供利用的,则适当加宽即可。(4)水利网建设由主沟、支沟、贮水(积肥)凼等构成。预计占地2%左右,水利网的沟渠凼平均占地宽度为1.5m,折合每亩的沟渠长度8.9m/亩,2250亩园区的沟渠凼总长度为:8.9m/亩×2250亩=20025m.主沟是茶园内连接河、渠和支沟的纵沟,与茶行垂直,宽80~100㎝,深40~60㎝,其主要作用是,在雨量大时,能汇集支沟余水注入塘、池、库内,需水时能引水分送支沟,对平地茶园,还起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支沟与茶行平行设置,宽60~80㎝,深40~60㎝,用途除与主沟相同或相似外,还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贮水(积肥)凼园内沟道交接处须设置主支沟道,力求沟沟相接,以利流水畅通。水库、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