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金融学辅修双学位专业全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金融学专业以金融理论、金融实务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现代经济理论素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业务操作和理论研究能力,从事金融企业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分析、金融政策理论研究和金融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掌握财经、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外语能力,熟悉金融法规、方针与政策,熟练掌握现代金融理论与业务技能,适合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亦可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研究与教学工作。(二)培养对象主修专业成绩良好、自学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三)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学生在第四至第七学期进行课程学习,第八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四)辅修专业与攻读双学位总学分要求学生取得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证书者,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应选择性修课教学计划中打“*”号的专业主干课,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五)课程设置本专业辅修双学位的主干课程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保险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公司金融等。(六)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实践性教学主要为学位论文5学分,安排为第七学期开题,第八学期完成。(七)教学计划安排表与相关说明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辅修双学位全程计划表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学专业)计划计划表序号课程学时/学分时间备注1经济数学基础68/4二下未开数学选2统计学51/4二下已开数学选3货币银行学☆64/4二下4西方经济学64/4二下5财政学☆48/3三上6会计学☆48/3三上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8/3三上8金融市场学32/2三上9保险学48/3三下10金融会计☆48/3三下11国际金融管理☆48/3三下12证券投资☆48/3三下13中央银行学32/2四上14国际结算☆48/3四上15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48/3四上16公司金融32/2四上17专业论文5周/5四下或四上寒假合计(744+5周)/50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选读,设定为28选25学分。1、“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为二选一课程,学生只需修其中一门课程。2、主修已修辅修教学计划中同名课程的且学分相同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成绩按主修课程成绩记入辅修成绩单。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金融学辅修专业师资介绍金融学科现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46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35%。师资队伍中,有著名金融学家周骏教授;有8人入选学校“511”人才工程,朱新蓉、宋清华三人被遴选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朱新蓉、宋清华还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刘惠好被评为科研骨干,陶雄华、张金林、刘春志、李卉被评为优秀主讲教师。在学历结构方面,现有博士24人,硕士1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50%以上。在年龄结构方面,目前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6岁,45岁以下教师39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21人,占46%,充分显示了本学科发展后劲足的优势。在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有博士后7人,宋清华已于2003年1月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站,合作导师为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吴晓求教授。目前在站博士后有6人,张金林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教授,王年咏的合作导师是西南财经大学的陈野华教授,陈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曹勇和肖春海分别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