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正尚湾新城一期71、72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深圳市地质建设工程公司二О一一年六月九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及场地周边环境合正尚湾新城建场地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亚婆角旅游区,拟建物为71栋、72栋两栋18层高层住宅楼,塔楼下均设有大底盘全埋式地下室,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极。71栋、72栋基坑底部标高由甲方提供,两栋建筑基坑形成连体,基坑北侧和南侧为空地,西侧为待建尚湾三路,东侧为已建尚湾四路。其中,71栋基坑底部标高为18.65m,72栋基坑底部标高为22.65m,两栋建筑形成连体基坑支护深度2.35m~6.85m,支护总长度约362m,支护总面积约6601m2.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剥蚀低丘坡地及丘间谷地。(二)岩土层结构据勘察钻孔揭露,影响本次基坑支护的主要底层有:人工填土层、耕植土层、第四系坡洪积层、残积层以及石炭系下统基岩,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褐黄、褐红夹灰白色,主要有粘性土夹大量风化岩碎屑、碎石组成,稍湿,较疏松~稍密实,欠固结状态,土质不均,多为附近山坡土和碎屑新近挖填而成,局部不均匀含少许碎块石填石,少量孔顶部5~10cm为地面砼块石,部分地段已经强夯夯实加固。层厚0.80~11.30m,平均3.73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3次,实测捶击数7~11击,平均8.7击;修正后锤击数5.5~10.3击,平均7.7击。2、耕植土深灰、灰黄、深黄色,为含砾粉质粘土,含少许植物根须和有机质,软塑~可塑状态。层厚0.40~0.70m,平均0.52m,层顶深埋1.00~11.30m。3、含砾粘土(3)粘性土褐黄、褐红、紫红夹灰白色,局部不均匀含较多风化岩碎屑、碎石,可塑~硬塑状态。层厚0.80~4.40m,平均2.15m。层顶深埋1.20~11.80m。进行标贯试验4次,实测锤击数11~24击,平均17.8击;修正后锤击数10.3~22.6击,平均15.7击。4、粘性土浅灰、灰黄、紫红夹灰白、灰绿色,系粉砂岩风化残疾而成,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已全部风化变质,可塑~硬塑状态。层厚2.50~12.80m,平均6.99m,层顶深埋0.00~15.60m。进行标贯试验19次,实测锤击数10~29击,平均21.6击,修正后锤击数8.0~25.4击,平均18.1击。5、石炭系下统基岩1、场区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粉砂岩,设计到基坑支护的岩土层为全、强、中风化岩层,简述如下:1)全风化粉砂岩灰黄、褐黄、褐红夹灰白色,原岩结构依稀可辨,原岩矿物除石英外其余已基本风化变质,芯样呈土柱状,坚硬状态,个别孔局部不均匀风化含强风化岩薄层夹层。层厚1.60~11.90m,平均6.55m,层顶埋深0.00~21.70m,层顶高程-0.14~27.49m,平均高程12.85m。进行标贯试验22次,实测锤击数31~49击,平均40.9击;修正后锤击数23.8~36.3击,平均30.8击。2)强风化粉砂岩灰黄、褐黄、灰褐夹灰绿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辨,节理裂隙极为发育,矿物风化变质显著,岩芯呈半岩半土或碎块夹砂土状,用手易折断,捏碎,泡水易软化、碎裂,局部不均匀风化成块状强风化岩,含大量风化岩碎块、碎石。该层遍布场区,层厚10.60~30.90m,平均高程12.12m,进行标贯试验22次,实测锤击数68击~反弹;修正后锤击数44.7击~反弹。3)中风化粉砂岩:褐红、褐灰、深褐色,岩芯呈碎小块状或短柱状,较坚硬、致密,裂隙较发育,裂面风化侵染明显,岩芯锤击易碎裂。全部34个钻孔均钻至此层,揭露厚度1.00~16.10m,平均5.02m,层顶埋深21.00~53.70m,层顶高程-32.67~6.49m,平均高程-12.95m。(三)水文地质概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剥蚀低丘坡地及丘间谷底,厂区内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层中的孔隙潜水以及赋存于强、中风化岩层中的风化裂隙水,此外人工填土层尚含有季节性的上层滞水,以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及场地北侧地势较高处汇集而成的地表水的侧向补给作为其主要补给来源。勘查时大部分钻孔均遇地下水,测得钻孔内地下稳定水位深埋为5.60~18.30m。根据水质简分析化验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有关标准判定:场区内地下水在弱透水地层中对拟建物基础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1.3基坑支护方案结合本工程的周边环境、管线、地质条件等,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进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