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领子造型与颈部运动适应性研究作者:王秀芝、徐静来源:国际纺织导报2005年11期发表日期:2005-11关键词:领子,颈部,运动适应性领子造型与人体颈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颈部是领子的载体。领子造型设计的前提是要研究人体颈部的结构及其运动特征。根据颈部的结构和其运动特点,进行领子造型与颈部运动适应性的分析和研究。1颈部的结构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第七颈椎骨被作为后领围线中心标志BNP的位置,而前领窝点作为领围线前中心标志FNP的位置。颈部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圆柱体,男性颈部约向前倾斜17°,女性约向前倾斜19°。颈根部与颈中部的围度一般相差2.5~3cm。颈部的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领子成型后的锥度和外观造型。2颈部的运动特征及特征分析2.1运动特征2.1.1颈部的运动范围广颈椎可以进行前屈45°、后伸45°、侧屈45°、旋转60°的运动(图1)。因为颈椎的关节面接近水平,从而形成了颈部可以内外旋转、多角度、多方向的运动结构。2.1.2颈部的主要运动状态为前屈运动由于颈部的后部皮肤厚,皮下接缔组织在后颈部比较结实,皮肤运动滑移少。前颈部皮肤薄,从颈侧部到前颈部滑动逐渐增加,从而使颈部运动时,前颈部的变化比后颈部的变化容易得多。因此颈部易作前屈运动,前屈运动是颈部的主要运动状态。2.1.3颈部运动方向与皮肤纹路方向垂直颈部的纹路为环状纹,由于与纹路相垂直的方向具有更好的伸展特性,因此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外旋等运动的方向都与皮肤纹路方向垂直。领部造型的间隙量应与皮肤的伸展方向一致。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2.1.4颈部的大运动量部分集中在前颈部位因为颈部运动的轴心是颈椎的第一颈椎,主作用肌为胸锁乳突肌,它的运动停止点位于第一颈椎的后关节,因此前颈部位的运动量大。在设计领子造型时,应着重考虑在前颈部分加入间隙量。2.2特征分析通过分析颈部的运动特征,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后颈领围部分运动频率低,皮肤变动小,安定性高;前颈领围线部分运动频率高,皮肤变动大,安定性低。因此在领子造型时,一般以颈后部为基础,再考虑前颈部动作的影响,造型变化的重点在前颈部。3领子的造型设计3.1领子造型的设计区域因为颈部的运动主要为前屈运动,因此在设计领子时,前颈部的设计区域较低,而后颈部的设计区域较高。前后颈部的设计区域如图2所示[1]:把第七颈椎、颈窝、斜方肌前边缘与肩棱的交点T所通过的领围线作为基础,设通过胸锁乳突肌后边缘的颈神经点N的两条线VL和HL,图中斜线部位即为前颈部的设计区域;后颈部的设计区域包括颈神经点N的胸锁乳突肌后边缘-后头部-第七颈椎-领围线连接起来的区域。3.2领子造型的分类领子造型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按领的高度可分为高领、中领、低领;按领幅可分为大领、中领、小领、无领;按领线可分为方领、尖领、圆领和不规则领;按领的穿着状态可分为开门领和关门领;按领的结构可分为立领、平领、驳领和领口领等基本类型。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美丽解读:Dolce&Gabbana将男性风衣惯用的立领穿在女性的身上,显得格外简洁干脆,特别的是,从领子中流淌出的一个随意大蝴蝶结,设计师用华丽的缎面布料来做诠释,散发致命的性感诱惑,这种强烈的风格对比,塑造出一种矛盾的美,若是配合微醺的灯光,女人的魅力,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抵挡。第4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4页那么干净的白,很容易便让人联想到安静的百合,稍有厚度的面料自然的制造几个褶皱好像花园里被风掀起的层层涟漪。设计师的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比较模糊的层次,让领子看起来只是散开的花瓣,人的脸部才是视觉的中心,这样便不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尴尬。第5页共14页第4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4页复古的印花自由散落在轮廓感十足的荷叶边,原本纤细的颈部被一团富有戏剧性的花朵簇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专属于好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