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二战后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百师联盟大联考)有学者指出:二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势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A.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B.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D.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解析:选C“。材料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故选C项;题中侧重的是美国对苏联行为的误判“,”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意思,排除A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冷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超级大国决策者们对二战后世界形势和对方行为的误判“,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2.(2019·昆明一中摸底)二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让步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此举意在()A.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B.帮助盟友恢复发展经济C.争夺中间地带以巩固其霸权D.推动区域经济的集团化解析:选C。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此举是为了在亚洲地区扩大影响,防止这些地区被苏联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亚太地区作出经济让步政策,不是为了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与香港等并不是盟友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地区当时没有建立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故D项错误。3.(2019·柳州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B.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解析:选B。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国操控,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说明战后的经济规则仍受美国的影响,故B项正确;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美苏冷战导致国际贸易组织流产,故D项错误。4.(2019·中原名校质评)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由此推知,美国此举()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B.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西欧各国大规模进口美国商品以及降低税率有利于美国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没有任何针对苏联的举措,故A项错误;购买美国商品并不会直接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约定只是确保西欧获得的受援资金必须而且只能用来购买美国商品,并不涉及欧美之间的相关合作,故C项错误。5.(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下表反映了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月工资(卢布)196598088353197516601228120苏联农业的发展得益于()A.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B.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C.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D.农业集体化起到促进作用解析:选B。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给了农民和集体农庄一定自主权,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故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苏联农业和农民问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