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7页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第三章建设国家示范区,提升武汉战略地位一、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建设全国两型社会典型示范区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第四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三、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五章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智慧城市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二、完善市政设施网络三、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六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二、全面改善农村面貌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四、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第七章完善区域功能,优化城乡总体布局一、有序推进空间开发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三、加快区级经济发展四、加强功能区开发建设第八章彰显滨江滨湖特色,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第2页共47页第1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7页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四、保护和修复生态第九章实施科教兴市,打造人才强市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五、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六、提高人才使用效能第十章推进文化强市,提升文化竞争力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推进文化创新三、繁荣文化事业四、发展文化产业五、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第十一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推进所有制改革三、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四、加快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第十二章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一、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四、加强对内开放合作第十三章发展社会事业,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六、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第十四章健全保障机制,推进规划实施一、扩大消费需求二、保持投资增长三、加强政策引导四、健全实施机制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3页共47页第2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7页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武汉产业大发展、改革大推进、城市大建设,经济社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为新阶段实现新跨越积蓄力量、奠定基础的五年。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冰雪及洪涝灾害等多种风险和挑战,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武汉发展新篇章。综合经济实力提档进位。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4000、5000亿元,2010年达到5515.7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41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亿元。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由“十五”末的4.8∶45.4∶49.8调整到3.1∶45.9∶51。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