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我国反假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VIP免费

论我国反假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1/2
论我国反假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2/2
论我国反假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假人民币作为与之相应的产物,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给广大人民群众、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实施和各级部门反假、打假不断加大,使人们的反假打假意识明显增强,制、贩假币的犯罪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假币案件时有发生,仍有相当数量的假币在市场上流通,使反假工作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一、反假人民币存在的难点问题(一)假币收缴难按规定,假人民币一旦被发现,就应主动上缴或被没收,但在实际上除公安破案缴获的假币以及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缴的假币外,其他假币难以收缴。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部分群众在误收假币后,面对误收的假币,除少部分群众能及时、主动上缴公安部门和金融机构外,大多数人在误收假币后,为挽回自己的损失,想方设法把假币使用出去,从而导致假币在社会上继续流通。二是在经济来往中的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假币,由于没有收缴权,假币只能任由持有人收回后继续使用出去。三是有些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一线临柜人员,在发现假币后,不能很好地履行反假职责,怕得罪客户,当客户要求退回时,银行职工碍于情面把假币退给客户,从而导致假币在市场上继续流通。四是在市场经济来往中的一些单位和个人,在误收假币后,由于没有奖励措施,上缴100元假币,就会损失100元。如果能对假币上缴后制定出相应的奖励措施,来补充他们的损失,使他们上缴的假币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反之,造成假币在银行之外进行“体外循环”。(二)造假、反假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的识假反假技术的提高,以及彩色复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电子分色制版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犯罪分子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机制假币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仿真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第五套人民币假钞的安全线已有缩微文字,有的确实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仅凭一般的鉴别方法根本无法识别。另外,市场上一些假冒伪劣的鉴别仪器鱼目混杂,充斥市场,扰乱人民币防伪工作,使客户对银行产生不信任感,更有一些银行的储蓄临柜人员业务素质差,对假币的识别不强,收款时不负责任,麻痹大意,收回的假币又误发给客户,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银行的信誉。(三)制贩假币向农村转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居民反假意识的增强,农民手中持有的现金量也越来越大,假币在农民手中流通、使用也呈上升势头。一方面,由于农村反假机制不健全,整体认识程度不足,危害性认识不高。另一方面,农民对假人民币缺乏应有的识别技能,又缺乏足够的警惕性。正是制贩假币者发现农村目前的状况,犯罪分子向识别能力弱的农村转移,才不断地在农村制造假币、贩运假币。二、做好假币工作采取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农村的反假宣传和打击力度基层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把加强对农村、农民的反假宣传以及向农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识别假币的方法和技能,作为今后反假打假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措施,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让人民币知识尽快走进农村,让农村广大农民群众逐步掌握反假知识,提高鉴别假币和反假币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农村的反假宣传力度。对偏远山区、比较落后的乡村,金融机构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送反假币知识下乡活动,争取尽快在农村普及人民币反假防假知识,扭转因农民识假水平低,而使假币向农村蔓延的局面。(二)扩大反假培训的普及面各金融机构要把反假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来抓,除了抓好各金融机构的反假培训和各金融机构抓好营业网点的一线临柜人员培训,提高其识别能力外,还应积极组织有关政、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财务人员培训,通过他们向广大群众宣传爱护人民币、宣传反假知识和传授辨别真伪人民币的一般知识,逐步建立起群众性的防假反假机制。(三)完善反假人民币奖励机制建立反假专项费用和地方性反假奖励基金,消除基层单位的思想顾虑。费用紧缺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我国反假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