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时跟踪训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时跟踪训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时跟踪训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时跟踪训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课时跟踪训练(十九)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2015·四川德阳高三诊断)读下图,根据图文信息,图画所示情况最可能出现在()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国民政府统治后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发挥劳资双方的积极性,为国民经济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有“劳资关系好”“团结”“协商会议”“克服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2.(2015·湖北荆州高三质检)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说:“资本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中国工人阶级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刘少奇此语的出发点是()A.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工业化B.利用私人资本以克服财政困难C.有序推进改造以缓和社会矛盾D.发展多种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生产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调整措施,即允许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进步性”“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3.(2015·江苏南京高三模拟)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表提供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和比重,其中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并且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结合过渡时期总路线,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材料只提供了农轻重比例,并不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故A、B两项不正确;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是以经济总量的指标为标志,但图表没有涉及,故排除D项。[答案]C4.(2015·河北邯郸高三调研)从1964年开始,我国大批原先位于东部大城市的工厂与人才进入西部山区,更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号召人们前往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国家调整工业布局[解析]题干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工厂从东部迁往中西部地区,说明的是工业布局的调整,故D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并不是20世纪60年代工厂迁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排除;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答案]D5.(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期间B.十年探索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工程和其他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故A正确;B、C、D与题干要求“开始有所改变”不符,故B、C、D错误。[答案]A6.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这说明()A.我国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B.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C.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D.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解析]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通过合作社形式实现农业、手工业改造,通过公私合营形式实现资本主义改造,故A正确;三大改造后,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错误;三大改造完成只是“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故C错误;三大改造完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还未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故D错误。[答案]A7.(2015·长郡中学月考)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分类年份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时跟踪训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