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5·北京西城模拟)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其著作《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材料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史学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含义,其次要理解各种史观的内涵。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结合材料“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可知,材料是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切入的。[答案]D2.(2015·江苏扬州、南通调研)“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解析]由题干中“机警多智”“富国强兵”可知,应该为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观点。“不利于社稷”是当时反对洋务派主张的封建顽固派的观点,所以整个材料反映了顽固派借此反对洋务派的观点。[答案]C3.(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势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影响,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发生于19世纪末,而李鸿章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行动是在洋务运动期间,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中国“受人凌辱之原因”,与挽救民族危机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从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意识到通过发展工商业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百校联盟名师原创)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材料中关于“中体西用”的评价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体西用”包庇封建主义,反映地主阶级的腐朽性B.“中体西用”冲破传统阻力,为传播西学打开了缺口C.“中体西用”拒绝政治改革,改革失败是不可避免的D.“西学”逐渐取代“中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本题考查对“中体西用”的认识。根据材料“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可知,作者对“中体西用”是给予肯定的。A项与材料信息相违背,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答案]B5.(2015·江苏淮安涟水中学测试)“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根据材料“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排除A项;在民主宪政思想中,最早的倡导者是维新派,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引进民主制度,倡导变法,认为只要倡民权,就可以挽救民族危亡,答案选C项。[答案]C6.(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