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北京丰台区模拟)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重大事件统计数据。由此可以看出该杂志()历史事件提及次数辛亥革命47袁世凯称帝133世界大战448十月革命287巴黎和会87五四运动45A.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演变B.宣传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C.成为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D.关注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提及次数比较多的“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袁世凯称帝”可知《新青年》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青年》关注的重大事件而非具体思想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其他刊物比较,不能得出影响最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近代重大事件而非社会生活的变迁,故D项错误。2.(2018·河北张家口期中)在6月3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一跃成为革命运动的主力,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可见,五四运动()A.是北伐战争重要组成部分B.打击了封建军阀腐朽统治C.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新旧民主革命的最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的变化,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运动主力,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从而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打击封建军阀腐朽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D项错误。3.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6年)》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A.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客观发展的要求B.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组织条件C.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D.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国民党对待学生运动持拒绝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学生运动危害到了他们的自身利益,说明此时中国革命需要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故答案为A项。中共诞生的组织条件是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国民党对待学生运动拒绝的态度无法体现出国民党组织涣散,排除C项;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国共合作的决定,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排除D项。4.(2018·安徽滁州期末)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提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这一纲领()A.成功指导了国民革命B.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C.基本脱离了中国国情D.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答案C解析指导国民革命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故A项错误;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中,“推翻资产阶级”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象不符,不能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故B项错误;“一大”纲领是否得到群众拥护,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故选C项。5.(2019·湖南、江西十四校联考)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初期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领导,党代表及政治部的设立()A.使国民革命军主要接受中共领导B.是学习美英等国军队建设的结果C.有利于提高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D.使国民革命军成为工农革命武装答案C解析党代表及政治部的设立是出于对军队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领导的需要,当时中国处于国民革命时期,政治教育就是要教育军队中的军人要反帝反封建,明确斗争的对象和目标,这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6.(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A.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B.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