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九)第九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54年,有报道说:“”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们都遭遇了向资本主义靠拢的自发趋势。属于这种趋势的行为是()A.配合政府将土地交给生产合作社B.支持政府将自家的铁锅用于炼铁C.痛恨政府对粮食的产量浮夸报道D.反对政府将家里的财物上缴充公【解析】选D。反对政府将家里的财物上缴充公体现维护私有财产,“与题干遭遇了向资本主义靠拢的自发”趋势相符,故D正确。2.(2016·洛阳模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现代工业存在国营企业与公私合营企业两种主要形式,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A.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生产的经营规模C.生产的经营方式D.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解析】选C。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私合营企业成为公有制,故A错误;生产规模不是主要区别,故B错误;无论国营企业还是公私合营企业都是公有制,在国家计划经济管理下,二者在生产上基本不受市场影响,故D错误。故选C。3.(2016·张家界模拟)1957年,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庆祝活动。赫鲁晓夫在庆祝大会上宣称: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共产党人很受触动。第二天,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这表明()A.我国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B.“”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C.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D.“”我国通过大跃进实现了工业化【解析】选C。1953年中国开始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时间不符,故B错误;“材料毛泽东宣布:‘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盲目乐观地预估经济发展前景,忽视中国实际国情,片面强调经济速度,故C正确;“大”跃进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致使国民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故D错误。【加固训练】“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解析】选A“”“。由题干材料中人民公社期间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农业灌溉面积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可知,A正确。4.(2015·郑州模拟)下图为《中国(1952—2002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解析】选B。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因而城镇人口比重下降,故B正确。5.西方学者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该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不属于小农的经济行为,故A错误;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将小农经济改造为公有制经济,故B错误;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并没有改变农业集体化,故C错误;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经营模式上回归到小农经济的行为方式,故D正确。【拓展延伸】正确认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