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湖南娄底期末)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这段论述出自()A.《论持久战》B.《论十大关系》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等信息可知,这段论述出自《论十大关系》。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经济问题,也包括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故答案为B项。《论持久战》发表于抗战时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国民革命期间,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三项。2.(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B.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狭窄,与资本主义的封锁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少,而原因就是建国初科技水平薄弱,故B项正确;新中国建国初,苏联对我国各项建设进行了援助,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无史实支撑,故D项错误。3.(2018·豫南七校摸底)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正式颁布,其内容是“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这一规划()A.是“大跃进”运动在科教领域的产物B.表明国家重点发展国防科技的主要宗旨C.与国家科技教育实际存在着一定差距D.反映了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答案D解析材料“1956年”“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反映了建国初期,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才开始的,故排除A项;材料中把科技、国防、生产、教育均列入其中,而且都要“迅速地补足”,并没有突出国防科技,故排除B项;规划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实际,并提出了追赶要求,故C项说法不正确,排除。4.(2019·四川成都月考)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A.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答案D解析根据时间“1952~1966年”“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可知这是一五计划以及大跃进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影响下的产物,故D项正确。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是对材料断章取意,故B项错误;报考清华大学,也能体现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故C项错误;材料“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可知北京钢铁学院学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不能等同于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故A项错误。5.(2019·辽宁阜新月考)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故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