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十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中山模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的纪念讲话,认“为历史的任务要求国民党恢复辛亥及北伐的精神,来完成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国民党当时正在进行“”的未竟的事业是指()A.反对帝国主义和侵略主义B.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C.打倒军阀实现耕者有其田D.创建民国的民权主义【解析】选A“”“”。材料中北伐的精神和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是指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故A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已经恢复了中华的民族主义,故B错误;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民权主义,故D错误。2.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一则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对这一宣言解读正确的是()A.说明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共产主义目标B.国共矛盾从根本上消除C.标志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D.使全民族抗战得以实现【解析】选D。根据时间与宣言内容可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发表这一宣言是为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抗战,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得以实现,故D正确。3.(2016·衡水模拟)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析】选B“”“”。从上海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等看,此战事指淞沪会战,抗日的参战军队是国民政府的军队,A不正确;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失利,它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C不符合题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1938年广州、武汉的失守,D不正确。4.日本历史学家藤原彰在其所著《日本近现代史》中写道:“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根据这种说法,得出的必然结论是()A.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B.英美在太平洋战场作战十分消极C.日本对英美的开战没有扩大侵略范围D.中日军队的直接作战并未超出中国大陆【解析】选A“。根据材料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这就说明中国是日本陆军主要战场,那么中国最后战胜日本就说明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故A正确;材料仅涉及是否是主战场而没有涉及积极与消极,故B错误;日本对英美的作战肯定是扩大了侵略范围的,故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中日作战过程中,中国开辟了国际救援线滇缅公路,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6·永州模拟)右图为1937年5月9日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封面上拍自延安的照片显示,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这表明()A.延安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B.国民政府坚持自卫抗战C.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成为可能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选C“。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张贴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的标语,“”且国统区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上刊登拍自延安的照片,体现了国共两党有了合作的趋向,故C正确。【拓展延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2)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3)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4)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5.“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