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通史通史冲关二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山东潍坊二模)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解析:D“”“”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不能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升降与否,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材料中的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的结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天朝使用次数的减少和“”中国使用次数的增多分析可知,清朝统治者开始摒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故D项正确。2.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解析:C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始于《马关条约》,“根据材料信息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可以判断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A、B两项与鸦片战争有关,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阶段转入制度阶段,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兴起,因此这场战争为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故C项正确。D项不是这场战争的影响,排除。3.(2017·广东湛江调研)天王洪秀全出宫乘坐的是64人抬的龙凤黄舆,随行的有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人,……还有典天锣、典天乐共数千人。天朝朝里朝外文武各级官员31万多人在穿戴装饰上同是华丽奢侈,一冠袍可抵中人之产。这反映了()A.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奢华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B.太平天国阻碍了中国民主化进程C.《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D.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解析:D材料描述了天王出巡的奢华场景,但没有叙述他当初的理想,无法判断理想与现实是否背道而驰的问题,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性是早期民主革命的先声,故B项错误;材料对天王奢华的描述与绝对平均主义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领袖贪图享受,这是小生产者局限性的表现,故D项正确。【新知生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宗教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4.(2017·北京海淀模拟)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统率陆海军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A.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B.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C.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D.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解析: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改总统制为内阁制,是因人立法,意在防范袁世凯权力过大实行独裁,D项正确。A、B两项与《临时约法》的修正无关,排除。《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实际上是在强化议会权力,弱化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故C项错误。5.(2017·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模拟)“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