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十)第十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32年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与建设工程法,将复兴金融公司的资金从20亿美元增加为38亿美元,并允许它向州、市贷款,用于救济、以工代赈和自负盈亏的建筑计划等。这些措施()A.是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现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C.是自由放任政策的表现D.使美国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解析】选B“。由题干材料中的1932”年可知,此时罗斯福还未正式就任总统,故A错误;提高复兴金融公司的资金等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故B正确、C错误;美国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是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故D错误。2.(2016·石家庄质检)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社会传播着这样的信息:我们先辈们奋斗夺来的政治自由被经济上的无保障和工业暴政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们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为此罗斯福政府()A.摒弃了市场经济B.“”开展了蓝鹰运动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实施了计划经济【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现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摒弃市场经济,故A错误;“”开展蓝鹰运动主要是为了复兴工业,与题干材料主题不符,故B错误;“由材料信息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故C正确;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不是实施计划经济,故D错误。3.“”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解析】选C。该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对新政持否定态度,这说明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故C正确。4.(2015·长春模拟)1933年5月27日,美国通过了《证券法》。该法仿照英国《公司法》,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新证券的发行,要求每次发行新证券时必须附有有关财务信息的说明书,并规定公司的董事们在提供假信息时负民事和刑事上的责任。其主要作用是()A.约束金融大亨的权力B.保证金融交易的秩序C.抑制证券投机的行为D.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解析】选B。题干材料的主题是强调对证券业的监督,并不是约束金融大亨的权力,故A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主要是保证金融交易的秩序,故B正确;抑制证券投机实际上是为了保证金融交易的秩序,故C不是主要作用;《证券法》是要保护投资者利益,不仅仅是保护中小企业,故D错误。5.(2016·皖南八校模拟)“——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解析】选B。罗斯福新政是针对经济危机而实施的改革,并未涉及国家政权,故A、D错误;题干所述的“”和谐实质是新政通过利益的调整来缓和社会矛盾,从而稳固资产阶级统治,故B正确;“”共同支持的改革“”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等信息反映出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但并非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故C错误。6.某西方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