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特地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该组织的建立有助于()A.传播君主立宪思想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肃清封建残余思想D.同复古逆流展开斗争【解析】选B“。提取关键信息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可见社会改良会的主“”旨是民主科学,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故B正确。2.(2016·江南十校联考)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解析】选A。主张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说明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说明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故A正确;“”“”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没有说明文学革命的内容,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故C错误;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拓展延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出现的进步思潮(1)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2)“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出现张謇等著名的实业家。(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专制和愚昧。(4)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3.傅斯年在《新潮》发刊词中,“要青年学生去遗传的科举思想,进于现世的科学思想;去主观的武断思想,进于客观的怀疑思想;为未来社会之人,不为现在社会之人;造成战胜社会之人格,不为社会所战胜之人”格。这里主要反映的是()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思想B.“”洋务派李鸿章等人的中体西用思想C.“”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新文化思想D.毛泽东等人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解析】选C“”。材料强调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师夷长技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故A错误;“中体”西用思想也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故B错误;“”新文化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故C正确;无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故D错误。4.(2016·中原名校摸底)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妇女的觉醒,与提倡民主科学关系不大,故A错误;在封建社会下,妇女受到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因此材料中娜拉的觉醒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相关,故B正确;提倡新文学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与题目不符,故C错误;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推动了无产阶级的觉醒,故D错误。【加固训练】下列新文化运动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言论,最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目标实现的是()A.“世界万国,以有民权而兴,无民权而亡者,踵相接,”背相望B.“女权愈振之国,”其国愈文明C.“”社会主义社会是最进步之社会D.“孔丘砌专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二千余年矣【解析】选D。近代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而孔丘砌专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二千余年”矣,利于反封建,故D正确。5.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说明()A.传统文化遭到猛烈冲击B.北洋政府实行文化专制C.儒家学说丧失社会价值D.北洋政府提倡尊孔复古【解析】选A。新文化运动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批判,因此材料中人们不再认可孔子及其思想,故A正确;人们能够批判儒家思想,体现出北洋政府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故B错误;儒家学说仍然有其精髓,没有完全丧失社会价值,故C错误;材料对孔子的否定,与北洋政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