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湖北武昌区5月调研)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而1801年英格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见下表,这一情况说明()A.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B.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种植业的全面衰退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D.更多富余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未提及当时底层人民生活条件问题,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圈地运动后,小麦、大麦、燕麦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由此可知英国农业有所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工业革命对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或者机械化,故C项错误;从表格数据来看,圈地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故选D项。2.(2018·安徽蚌埠二模)学者马克辛·伯格说:“蒸汽机长期以来被18世纪史学家看作发明和创造的关键指示器,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铜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精细消费品的爆发。”据此可以推知()A.蒸汽机给奢侈品生产提供新动力B.奢侈品消费催生英国工业革命C.奢侈品比蒸汽机更利于社会发展D.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答案D解析材料并未说明蒸汽机和奢侈品生产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催生英国工业革命的是棉纺织市场,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蒸汽机和奢侈品对社会的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铜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精细消费品的爆发”可知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故D项正确。3.(2018·浙江嘉兴选考科目教学测试)下面是英国工业革命大事年表(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英国工业革命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814年史蒂芬孙制成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A.生产动力:蒸汽机发明后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地B.技术革新领域:科技发明全部集中在棉纺织业C.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大工厂再到垄断组织D.技术进步:纺织、交通等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答案D解析由“英国工业革命大事年表”可知,最初技术革新领域发生在棉纺织业,后来则扩展到交通部门,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说法太绝对,与材料也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垄断组织,故C项错误。4.(2018·山西大学附中模块诊断)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B.人们的购买力显著提高C.机械化普及和交通革命D.殖民侵略扩大海外市场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再加上交通成本降低,导致物价下降,因此材料中的现象是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从“工资基本保持稳定”来看,劳动力资源增加与材料中的现象没有关系,排除A项;从材料难以得出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的结论,且购买力提高与物价下降没有因果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市场的变化,排除D项。5.(2019·华南师大附中月考)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这说明英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D.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777~1821年英国工业收入占比不断增加,农业收入占比不断减少;1851年时工商业劳动人口占比是农业劳动人口的2倍多,说明英国工业发展迅速,使英国由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变成以工业为主体的国家,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贫富差距的信息,D项错误。6.(2019·黑龙江哈三中调研)1811年,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