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十四两极世界的形成(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广东百校联考)丘吉尔呼吁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不要忘了联合英国人,“实现英语国家兄弟”般的联合,“”以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这一呼吁()A.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B.加深了美英双方的矛盾C.表达了英国的称霸企图D.道破了苏联称霸的企图【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领导世界,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限制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丘吉尔联合英国遏制苏联的主张符合美国的意图,故A正确。【拓展延伸】美苏关系演变实质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势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走向结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冲突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其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对抗,成为世界局势相对不稳定的根源,也是至今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思想根源之一。2.“‘’……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经互会的成立【解析】选C“‘’”“。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战后的国际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属于美苏冷战开始后的具体表现,首先排除;A“”是冷战开始的正式标志,“”不是起源,排除,进一步可知,C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3.1949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一届会议,规定经互会的宗旨是在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除此之外,经互会还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走向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提出于1947年,“”是美国推行冷战的宣言书,属于政治范畴,A不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194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针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为对抗这一计划,苏联于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正确。北约是美国在1949年组建的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组织,为此1955年苏联组建了华约与之对抗,C不正确。美国支持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则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之对抗,D不正确。4.(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右面为前苏联叶非莫夫的漫画《检阅他(艾森豪威尔)的队伍》,“队伍中有阿”“”“”登纳艾德礼贝文等人。此漫画说明了()A.世界多极化力量潜滋暗长B.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在强化C.美苏两极格局已基本形成D.以美为首的北约已完成组建【解析】选B“”。图中艾森豪威尔高高在上检阅他的队伍,“”与多极化力量不符,A错误;“”漫画反映了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遏制,B正确;图片只表现了美国一方的队伍,“”与美苏两极不符,C错误;1949“”年北约已完成组建,联邦德国于1955年加入,与画中的阿登纳不符,D错误。5.(2016·长沙联考)苏联《真理报》曾评论说:“马歇尔计划旨在用美元帮助施加政治压力,是一个干涉别”国内政的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A.欧洲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原因B.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C.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侵略欧洲的计划D.战后世界主要矛盾变为美国与欧洲的矛盾【解析】选B“。材料中马歇尔计划旨在用美元帮助施加政治压力,”是一个干涉别国内政的计划说明当时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向援助国施加政治压力的目的,故B正确。【拓展延伸】美国的遏制理论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的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