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五)第五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B.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D.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1946”“”年丘吉尔等信息,“”可知斯大林所指为铁幕演说,“”该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可知美苏开始由同盟走向对抗,D正确;此时法西斯势力已被消灭,A错误;在“”冷战背景下,大国间没有试图发动相互间战争,B错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正式开始,故C错误。2.“”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发了()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柏林墙危机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D。朝鲜位于东亚地区,越南位于东南亚地区,而美国位于北美洲地区,三国相距甚远,故A、B错误;德国位于欧洲地区,不属于美国后院,故C错误;古巴位于中美洲地区,距美国较近,故D正确。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D.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个计划主要是恢复欧洲经济,由此可判断为马歇尔计划,而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错误,C正确;材料是指经济方面的政策,而不是军事方面的北约,故B错误;材料所指整个欧洲而非联邦德国,故D错误。【拓展延伸】从经济折射点看马歇尔计划两极格局下,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战后经济复兴,从经济上增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但是缺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不完整的。4.(2016·南阳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A.自身实力的削弱B.“”冷战对抗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与苏联实行对抗,因此材料中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态度的变化,说明美国减少敌对国家,目的是遏制苏联,故B正确。5.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3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的同时加强了与苏联的关系。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A.法国日益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B.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C.欧洲普遍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D.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解析】选D。法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经取得政治大国的地位,故A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是美攻苏守,故B错误;材料中法国谋求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关系,与欧洲普遍加强政治经济联系无关,故C错误;戴高乐的外交活动意在提高法国的国际影响力,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外交控制,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故D正确。6.(2016·德州模拟)1970年,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作为补偿,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A.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B.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解析】选A“。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说明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故A正确;1970年是美苏对峙时期,美国并没有放弃全球称霸战略,故B错误;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