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九)晚清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德州期末)下表为近代山东乡村经济的调查记录。据此推断,当地()莱州草帽辫业“在纽约市场上很受欢迎”潍县猪鬃业“供欧美日本各洋行购买……每年出口总值在百万元以上”烟台花边业“产品全供出口”“每人每年可得收益300元”招远粉丝业“现为重要的出口货”“农村生活程度及经济情形极为景气”A.手工业逐步近代化B.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农业生产收益下降D.农村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D[材料不能反映上述行业是否采用近代化机器生产,故A项错误;“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与农业生产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草帽辫业、猪鬃业、花边业、粉丝业的出口受到国外的欢迎,对外贸易量扩大,说明中国传统经济与国际市场日益联系紧密,故D项正确。]2.(2018·合肥二模)洋务运动时期,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其中“父爱式庇护”关系()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B.推动了近代企业的产生C.规避了政府的监督控制D.得到了较少的资源配置B[根据始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监管的企业是与基本市场经济相违背的,故A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官督商办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故B项正确;很明显“父爱式庇护”关系极大地强化了政府对企业的监控,故C项错误;在政府的庇护之下,显然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故D项错误。]3.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央,而是地方,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A.晚清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B.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C.通商口岸地区小农经济最早解体D.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由材料“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知早期近代企业多由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官员举办,故B项正确。]4.《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说:“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企业资本的一半。”这得益于()A.清末新政的推进B.变法政策的实施C.商品输出的加强D.清政府政策鼓励D[“在1895-1901年间”这段时间没有“清末新政”,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其经济政策基本没有得到执行,故B项错误;“在1895-1901年间”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主要为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故D项正确。]5.下图为《1844至1856年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示意图》。由此看出19世纪中期()A.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B.广州已失去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C.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D.中国货物的进出口由贸易顺差转为逆差B[由材料可知1844年广州进出口贸易总额远远高于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到1856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于广州,说明广州已失去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故B项正确。]6.(2019·沧州质检)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A.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B.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C.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D.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C[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与材料的内容租界不同阶层的人穿着变化不符,故B项错误;租界不同阶层的人穿着变化反映开放程度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故C项正确;租界内人们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因为广大农村人们的服饰没有变化,故D项错误。]7.(2018·蚌埠一模)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