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3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3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8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3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8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3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8
第7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4)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这一变化()A.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B.使北魏统治基础得以削弱C.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D.为民族间融合奠定了基础解析:选C材料“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反映了抑商的一面,“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体现了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故选C项;“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是这一变化的影响,由材料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排除A项;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扩大了北魏统治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北魏中后期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2.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强了皇权的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解析:选D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均田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限制兼并的作用,但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制兼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故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结论,故C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均田制理论上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异化为户内田产的世代继承,名义上的国有土地变成了事实上的私产,故D项正确。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记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解析:选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魏晋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不能体现出江南经济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魏晋隋唐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材料中的著作都记载了相关内容,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史书记载了当时的主要社会现象,与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不符,故D项错误。4.(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开学摸底)根据下面表格信息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材料出处“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次山文集·问进士》“是时(指天宝五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山东境内)斗才三钱”《新唐书·食货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少陵集》A.开元年间南方经济发展迅速B.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C.唐中期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D.安史之乱未对农业造成破坏解析:选B根据材料“开元天宝之中,……人家粮储,皆及数岁”“是时(指天宝五年),海内富实”“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等现象可知,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农业发展比较繁盛,故选B项;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农业总体上的发展,没有具体提及是南方还是北方,排除A项;农业商品化是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而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的繁盛,没有涉及农产品投放市场,排除C项;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末年到唐代宗初年,而题干主要述及开元、天宝年间的农业发展情况,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5.(2019届福建三明二模)唐朝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已出现“柜坊”“飞钱”等金融元素。北宋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交子、会子等汇票类兑换券两种类型。这一变化说明()A.交通发展迅速B.经济重心南移C.商业信用体系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解析:选C由材料从“金融元素”发展到“信用票据”“信用货币”的变化得知是信用体系的变化,由材料“商业发达城市”“交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3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