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考纲要求](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原因2.表现3.地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近代中国仍占据主导地位。4.影响[归纳提升]“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的重大标志,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催化剂。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原因2.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厂。3.分布4.影响:(1)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2)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得到发展。(3)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4)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发展。主题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西方的经济侵略和近代企业的冲击。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4.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讲史料史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史料以分号分层,从两方面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练史料史料(2013·浙江高考,节选)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探究:仔细阅读史料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答案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主题二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讲史料史料一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导读史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和对抗外国势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史料二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史学家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导读“旧轨”意指封建制度,“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对封建制度存在冲击作用的因素。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些对封建制度是一种冲击。练史料史料(2012·四川高考,节选)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