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如何推行状态检修在电力行业上的应用刘启民1刘春文2(1.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电力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摘要:文章叙述了电力行业传统检修模式与现代科技发展后的检修方式不同点,重点从如何对发电设备开展状态检修、如何评价设备状态以及分析与诊断方法,为电力行业发电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关键词:状态检修RCMRBM预警系统设备故障诊断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现行发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在机组的检修计划编制、检修间隔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不能满足高参数、大容量、高度自动化机组检修的需要,而进入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在火力发电厂实施设备状态检修,通过应用现代维修管理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分析诊断技术,掌握设备状态,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有效地降低了检修成本,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上世纪90年代,发电设备状态检修逐渐引入中国,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01】745号文件,特别颁发了《火力发电厂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指导意见》。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火力发电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建设一流火力发电企业的重要内容,是设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发电企业设备与生产管理通往国际一流的必经之路;同时,状态检修作为一项新技术也需要逐渐完善与成熟的过程。1火力发电设备检修历史1.1事后检修(故障后检修、纠正性检修)20世纪50年代以前,随着机器生产和发电设备的使用,逐渐形成设备检修行业,在早期,设备检修工作基本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修理,称为纠正性检修,也称为事后检修。1.2定期检修美国在1925年提出了生产定期检修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后,定期检修的概念和体制得到了充分应用与发展。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定期检修也称为预防性检修。定期检修体制强调设备检修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修,根据零件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就有计划地定期进行修理。这种定期检修包括对发电设备进行的小修、中修、大修。1987年我国制定的《发电厂检修规程》(SD230—1987)标准中就规定了发电设备小修中修、大修的检修周期,检修项目及检修工期,以及验收标准等,作为强制性标准,在我国发电设备检修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3点检定修(全员生产检修)点检是动态管理,由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更专业、技术层次更高的检查。TPM的点检分三个层次,称为三位一体的点检制。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位一体。1.4状态检修设备故障的产生一般都有先兆,可以通过一定的监测手段发现设备的性能下降或运行异常。无论是早期的定期检修体制或是早期生产检修体制,都希望在设备性能出现明显下降时,才对设备进行检修。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用,诊断分析技术越来越先进,各种测量仪器准确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准确诊断、并对设备性能劣化的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真正做到可以在设备劣化发展期安排检修。监测理论、监测方法和监测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修人员可依据监测结果对设备做出早期的故障诊断,及早制定对策、采取措施,减少设备特别是大型、关键设备的损坏和停机损失。在状态检修中,主要采用预测性检修方法。设备检修周期不固定,由检修人员根据监测资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检修计划,包括检修内容、时间。1.5可靠性检修(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定期检修或纠正性检修。RCM本身不是一种检修类型,而是一种分析方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是一种确保任何设备在现行使用环境条件下,实现其设计功能状态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航空业率先推出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体制,首先在飞机检修上取得显着的效益。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思想是一种发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