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阶段划分: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人民政权的巩固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时期。三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四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阶段特征】【史实概览】政治:①巩固新政权: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起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1949新政协召开和《共同纲领》通过;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1954年宪法颁布;三大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区的设立。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外交:外交开创新局面,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敌视中国;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联苏反美、中苏建交和毛泽东访苏;《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同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外交政策的成熟;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经济:1.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2.2.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实行一化三改,一五年计划的开展,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和中国社会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思想文化:1.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文艺:1956年4“”月提出双百方针;文艺成就文学艺术界出现了一大批出色的作品。3、教育:《共同纲领》提出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1954年宪法确立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4、科技:1949年,中科院成立;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和确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提出向科学进军;社会生活:生活有改善但总体水平低,社会风气根本改变:实行粮食、食用油等统购统销;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颁布《婚姻法》。相继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人民日报》等成为党的喉舌,《光明日报》等并存。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两大阵营对立斗争。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威胁,企图扼杀新生政权。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重点解读】※七届二中全会A时间、地点:1949.3,河北西柏坡,B工作重心、中心:农村到城市、军事斗争到恢复和发展生产C——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D意义: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①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孤立中国。②“”“”“”外交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2)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