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练习题1.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A+B→C+D+H2O请按要求填空:(1)若A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单质,与B的浓溶液共热时,产生C、D两种气体,C、D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B反应的方程式是,已知具有刺激性气味的C气体和Cl2都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果将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的实验现象为原因是。如果将两种气体非等量通入到水中,为了验证哪种气体过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①氯化铁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③硫氰化钾溶液④苯酚溶液⑤品红溶液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Cl2过量:取适量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若C过量:取适量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2)若A为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与单核18电子的阴离子构成的无色晶体,受热易分解,分解后生成两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检验A中阳离子的方法是(简述操作过程及结论)。2.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4)G与J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A是实验室中氯气发生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试描述下列指定各装置中的现象。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当足量的氯气通过D洗气瓶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室中,实验结束后多余的氯气应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吸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C为氯化钠,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味气体,则A与B的组合是:。(3)若A为黑色固体,C是黄绿色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若A为单质,B为第二周期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请写出符合上式的化学方程式:(5)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B的组合是。2(二)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别属6个不同的主族。答:(1)。(2)。(3)。5.(一)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SO2的性质及有关实验。(1)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2)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别将SO2气体通入气体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继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现象是。②SO2通入紫红色KMnO4溶液,现象是。③SO2慢慢通入(可以气割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④SO2通入少量的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