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说课稿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的内容。教材首先是通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明确了色素的种类、含量以及吸收的光谱,然后是光合色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由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自然过渡到对叶绿体的功能探究,最后总结出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本节课前承“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从宏观上了解到了叶绿体的形态以及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相关内容,后启“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重要生物学观点有更深刻的体会。(二)学情分析(1)知识准备: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和条件等。学生已经具备进一步学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的知识基础和了解光合作用过程的兴趣。(2)能力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能进行研磨、过滤等实验操作。(3)不足之处: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认知,但不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也不能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同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过程又涉及到物理(光学)、化学知识,对于理解色素吸收色光,掌握有关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2)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科学探究(1)描述实验现象,初步掌握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生命观念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实施实验,客观地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捕获光能以及吸收光谱的差别。教学难点:能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解释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学校校园里各种绿色植物的叶片。询问学生这些植物的叶片颜色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展示玉米的一株白化苗,为什么会很快死亡呢?玉米的白化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贮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可见光合作用与植物细胞中的色素有关。设计意图:创设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引出本节课内容。(二)探究关于色素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探究内容,安排小组任务,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1.分析实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驱动进行讨论交流,推理出获取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可以用研磨法,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推理出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再结合日常生活中刷白色帆布鞋时需包上卫生纸晒干,这样鞋面上的污渍部分溶解于水中会随水分子扩散到卫生纸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得出“用有机溶剂作层析液分离色素”,这样学生逐步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2.展示实验用具、演示实验步骤在学生做实验前展示实验用具,播放约5分钟的实验操作视频,介绍每种实验用具的作用以及实验的操作每个环节及注意事项。设计意图:直观清晰,节约实验的时间,保障学生实验顺利进行。3.合作分组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一个验证型实验,为了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根据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步骤,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观点,师生共同讨论可以探究的问题,课堂上生成了如下探究课题:探究1:不同植物绿色叶片的色素一样吗?探究2:衰老叶片和幼嫩叶片中的色素相同吗?探究3:不同颜色叶片色素的种类和分布一样吗?分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注重思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格。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的好奇心,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耳濡目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