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邓小平理论(2)过程阶段时间内容明确提出1982年十二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概括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是非标准形成体系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思想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作用与地位①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②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3.科学发展观(1)背景2002年胡锦涛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新的时代要求。(2)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3)意义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十八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国际局势的变化。2012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紧密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并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2)内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3)意义: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改革开放后的科教与文化1.科技(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①背景:“文化大革命”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85年,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②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③意义: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2)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②成就领域成就核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国成为拥有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空间技术领域a.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b.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c.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运载火箭a.19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b.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c.2003年10月,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信息技术1983年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生物工程a.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b.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2.教育的复兴表现时间教育方针成就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在教育战线上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80年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基础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3)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扩大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1)高等教育:国家着手实施“□211”计划(2)社会教育:国家启动了“□希望工程”(3)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3.文艺的春天三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1.物质生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衣: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2)食: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3)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4)习俗:休闲方式多样化,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2.交通(1)新时期以来,我国交通领域发展速度快,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