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龄州鉴睛市睡睬学校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一、选择题1.(2016·南昌一模)鲁宾卡门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H2O还是CO2。其实验思路是设法将H2O和CO2中的氧区分开来研究。下列实验中与这个实验的思路相似的有()①验证镁离子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②两种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③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⑤达尔文研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⑥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根据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可知,伞藻的形态结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去侵染细菌,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达尔文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或尖端下面一段来研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因此与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H2O还是CO2的实验思路相似的实验有3个。答案:B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也进行光反应B.光反应为C3的还原提供[H]、ATPC.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下降D.若气孔关闭,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下降解析: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A错误;若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上升,C错误;若气孔关闭,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升高,D错误。答案:B3.(2016·太原模拟)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由此推断这种酶()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B.在低温环境中会失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C.是固定CO2的关键酶,其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酶低D.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细胞核基因无关解析:题干反应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酶的空间结构并没有改变,故低温下酶不会失活;该酶是固定二氧化碳的关键酶,根据该酶在叶片中含量最高,推知该酶的活性可能比其他酶的活性低;根据题中的信息,不能确定该酶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还是由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的,或者由两类基因共同控制合成的。答案:C4.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透光玻璃瓶甲4.9mg透光玻璃瓶乙5.6mg不透光玻璃瓶丙3.8mg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8mg解析:丙瓶不透光,生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项正确;甲瓶与丙瓶氧气量的差表示丙瓶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B项正确;丙瓶不透光,一昼夜的时间内水样中生物均在进行呼吸作用,乙瓶透光,有光照时水样中生物会进行光合作用,消耗部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一昼夜后,乙瓶水样pH比丙瓶的高,C项错误;乙、丙瓶取自同一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细胞呼吸速率相同,乙瓶一昼夜的净光合量用氧气表示为0.7mg,细胞呼吸的量用氧气表示为1.1mg,所以一昼夜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为1.8mg,D项正确。答案:C5.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图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酶解析:x点的光照强度比y点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反应C3+[H]――→(CH2O)+C5+H2O速ATP率减慢,C3消耗速度降低,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比y点高,A项错误;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升高温度,则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减慢,B项错误;x点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