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任何组织中的人的“社会人”特征都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激励他们的因素越来越偏向于精神因素,而物质因素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基于这种现状,人本管理应运而生。本文详细分析了人本管理产生的背景,分析了西方管理学界的人本管理特点,解析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本管理特点,还给出了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途径。期望本文能为后来的人本管理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管理;人本;人本管理;社会人一、引言二十世纪初,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们引向了追求工作任务高效完成的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尽管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企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作为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人已经不再仅仅符合泰罗提出的“经济人”假设,他们工作的目的除了满足物质方面的经济需求外,还有社会归属、人际交往、个人情感等社会化需求,即他们更加符合梅奥教授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而存在是有所归属的“社会人”,属于社会存在。每个人都有社会需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组织给个体带来的归属感比物质报酬更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社会人”不但会有物质方面的经济需求,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渴望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社会需求。因此,基于“社会人”假定而开辟的管理理念就被称为人本管理,这是现代管理实践的新方向,也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命题。随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梅奥教授提出人际关系学说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已经将视线逐渐从以事为中心的科学管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因为管理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了,把人当作机器式地去人性化管理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越来越行不通,而尊重人、重视人、看重人的能力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反而越来越能在现代社会中凑效和发挥作用。我国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管理实践活动中,一直以来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更为普遍,而很少有领导者和管理者会重视人本管理。重物轻人的管理方式在我国各行各业和各类机构、组织中均司空见惯。尽管近年来在向欧美国家学习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潮流中,我国管理学家们也常常将“人本管理”挂在嘴边,但是,到底人本管理的含义是怎样的,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可以称作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具体要求有哪些,这些则少有人去探寻和研究。有一些管理学者认为,人本管理就是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们的潜能,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该目标则无人深入研究。这类学者只是将人本管理视为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组织中的人并没有摆脱作为资源或者资本而被利用和被使用的局面。人本管理的本质内涵还有待管理学界进一步研究。本人认为,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中时时、处处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第一要务,充分地尊重人、重视人、信任人并肯定和认可人的成就的一种管理方式或者管理理念。二、西方管理学界的人本管理西方管理学界的人本管理思想诞生于企业经营实践中,而后由管理学家们将经验总结并概括提升出人本管理理论,进而推广应用于整个管理学界。人本管理实践做得最好的是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行为中真实地体现了以员工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和思想。这些模范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个人,企业非常重视为员工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更加重视员工们的个人发展。惠普、摩托罗拉等公司会在员工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切身为每个员工制定详细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并会要求公司总裁和公司各级管理层都要建立与每位员工沟通对话的机制。而且,这里组织也会要求员工要有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打算,并及时把这些计划和想法告诉自己的主管们,他们的主管们会尽最大的力量支持并帮助员工们实现他们的规划和打算。这个管理方式也被称为尊重员工权利计划。总结这里人本管理做得最好的企业的经验做法就是,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帮助员工们成长为最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重视、尊重和信任员工是这些组织贯彻人本管理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