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5页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序言《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漯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漯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漯河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县区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一篇推动漯河科学发展努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环境第一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圆满完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速在“九五”年均12.1%、“十五”年均12.3%的平台上加速增长,“十一五”年均增长13.7%,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超过26亿元,超额完成24.3亿元的目标;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16.3亿元,年均增长17.8%。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60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工业增加值“十一五”年均增长17.1%,占GDP的比重达到66%。食品、造纸、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呈现燎原之势。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7.1%,比2005年提升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02%以上,COD和SO2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十一五”期间累计安排重点项目302个,完成投资近500亿元,双汇集团高低温肉制品、银鸽公司箱板纸及特种纸、华电漯河发电、金大地纯碱、中粮集团精粉、可口可乐饮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双汇第二工业园、永银盐化工、圣华OLED、海奥通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4亿元,五年累计投资规模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长31.3%,投资和项目建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超过60亿元,实施了一批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推进沙澧河综合开发,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滨河宜居城市已现雏形。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城镇化率年均提升2.06个百分点。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双汇国有产权成功转让,银鸽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一批企业成功实现战略重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漯河商业银行挂牌运行,城投公司企业债券成功发行,银行业不良资产剥离、核销实现突破。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中粮集团、旺旺集团、可口可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0.8亿美元,年均增长33.4%。到“十一五”末,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54亿美元。第2页共35页第1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5页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6460元,年均增长14.2%。“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万人,实现下岗再就业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农业人口全覆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