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制度及其特点1谢培善(2007届世界经济博士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以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改革逐渐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日本经济体制进入了全面变革的时期。本节以此为背景,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为前提,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为主线,从制度环境条件、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之间的梯次关系入手,着重分析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制度的构成等有关问题。5.2.2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的构成本节以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制度改革为重要历史研究背景,将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制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着重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整体或阶段性的内容及构成等。1)低利率政策利率作为资金分配的杠杆和调节经济景气变化的金融工具,在世界各国的金融政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低利率政策突出表现为战后初期的人为低利率政策和新世纪初的零利率政策。2日本战后及在高速增长时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是将利率压到低于反映资金实际供求水平的均衡利率以下,并通过信用配给,解决扭曲的低利率带来的资金供求不平衡的一种政策,因此称为人为的低利率政策。这种人为低利率政策与当时日本的资金供求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战争使国民财富丧失殆尽,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表现为企业的资金积累降到了空前的低水平,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大部分依靠外部筹措;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投资需求特别旺盛,资金短缺明显。通过官定利率,即日本银行对其它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引导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贷利率,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以鼓励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在人为的低利率政策下,日本银行不但以很低的利率向城市银行等提供贷款,把长期信用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限制在很低的利率水平,而且也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很低利率水平的贷款;既通过再贴现率波动范围限制来抑制贷款利率的上升,又直接限制各金融市场的利率上限。从战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官定利率在4.25-6.25%之间波1本文为谢培善博士论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制度与日中比较》第五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2刘昌黎.现代日本经济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动,是西方国家中最低的。3日本银行以超低利率政策大幅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极大地激励投资增长,使得日本民间企业的投资远高于其它西方国家,进而也有力地支持了日本在此期间内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为刺激经济的复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日本政府更是采取了超金融缓和的金融政策,继续推行长期超低利率。但是,我们也注意到,90年代以前日本国内外金融市场是分割的,资本不可以在国内外自由流动,使得超低利率的信用分配制度得以发挥作用。90进入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使得金融逐步实现了自由化。利率过低抑制了国内储蓄,资金剩余者可以将资金投向利率高获益大的外国金融商品,导致信贷资金来源减少,抑制信贷和投资总规模的扩大,超低利率政策的推行难以为继。低利率的金融动员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金融结构和行为的扭曲,存在着诸多不利经济产业发展的隐患,在新形势下其作用效能甚至大打折扣,给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低利率政策仍是比较明显体现的政府经济意图,突出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2)超额货币供给和贷款倾斜的信贷政策从战后经济恢复到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面临着资金需求旺盛而供给普遍不足的局面。对此,日本政府实施了超额贷款的政策,也就是日本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借贷超过其在央行的准备金规定的范畴。而对于实行超额贷款中的资金不足部分,商业银行向日本银行再贴现。按照常理,商业银行从央行借入...